送运判朱朝奉入蜀

霭霭青城云,娟娟峨嵋月。
随我西北来,照我光不灭。
我在尘土中,白云呼我归。
我游江湖上,明月湿我衣。
岷峨天一方,云月在我侧。
谓是山中人,相望了不隔。
梦寻西南路,默数长短亭。
似闻嘉陵江,跳波吹枕屏。
送君无一物,清江饮君马。
路穿慈竹林,父老拜马下。
不用惊走藏,使者我友生。
听讼如家人,细说为汝评。
若逢山中友,问我归何日。
为话腰脚轻,犹堪踏泉石。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玉壶寒露映真色,雾阁云窗立半身。可但凌波学仙子,绝怜空谷有佳人。

山回不见落银潢,馀溜喧豗响石塘。目乱珠玑溅空谷,足寒雷电绕飞梁。

入瓶铜鼎春茶白,接竹斋厨午饭香。从此出山都不弃,满田粳稻插新秧。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
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
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
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溪。
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
为君题,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
诏出未央宫,登坛近总戎。上公周太保,副相汉司空。
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

平皋日将暮,草舍面陂湖。良禾被当门,乔木列万株。

含绿泛幽光,长风忽披敷。水鸟杂岸禽,异响如相呼。

近玩既萧泬,远趣来虚无。不知青冥外,沈霞杳何徂。

人生各有适,岂论荣与枯。倚立待瞑月,孰云高兴孤。

属言写自赏,非欲遗吾徒。

一片青石棱,方长六大字。何人妄刻画,减却飞扬势。

泉久污泥多,叶老鎗旗坠。纵有陆龟蒙,亦无茶可试。

炎火酷暑日偏长,馋吻常思累百觞。
封寄琼醅虽甚美,一瓮何以润枯肠。

三月春才过,君当始到官。朱袍烂红日,白发未盈冠。

喜静心长在,耽诗性最欢。应从下车始,便起作题端。

渡涧穿林夕未休,野人篝火引前驺。惊从略彴滩声急,喜见廜㢝草盖修。

云卧自惊魂梦冷,星驰先恼肺肝愁。乞身老我双溪上,记取端能赋远游。

离亭向水开,时候复蒸梅。霹雳灯烛灭,蒹葭风雨来。
京关虽共语,海峤不同回。莫为莼鲈美,天涯滞尔才。
村映寒原日已斜,烟生密竹早归鸦。
长溪南路当群岫,半景东邻照数家。
门通小径连芳草,马饮春泉踏浅沙。
欲待主人林上月,还思潘岳县中花。

披香青虺三千丈,裂云掣雷飞天上。邺城花艳女儿多,白樱桃尽奈若何。

巢燕喃喃出吴宫,柏梁午夜金盘红。老渔江上钓江春,拨刺呀呷双锦鳞。

换得江村酒一盆,掉入烟波不见人。

吴侬曾在山村住,听得村中老人语。
六月祈雨不祈晴,十月祈晴不祈雨。
今年三伏雨水多,官吏祈晴救禾黍。
祈晴得晴虽可喜,农夫车水方劳苦。
汗流如浆面如铁,但要田乾那畏暑。
黑云一片来何忙,心怕雨作身愿凉。
安得长风为吹散,乍可赤体当秋阳。
东桥西桥日荒荒,南圩北圩水茫茫。
中熟下熟亦足饱,尽胜淮头争捕蝗。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清明佳节属良辰,行乐东郊宴席宾。
风柳不胜春气力,露花无奈晓精神。
管丝远近青堤上,楼阁高低渌水滨。
多少舣舟何所用,府公便是济川人。

西风摇落向江城,独卧空堂客易惊。一枕虫声邀月上,四山秋气逼镫生。

甘于苜蓿中难热,廉到莱芜梦亦清。想见孤吟清不寐,自携苦茗手亲烹。

盈箱大起时,食桑声似雨。
春风老不知,蚕妇忙如许。
呼儿刈青麦,朝饭已过午。
妖歌得绫罗,不易青裙女。
低露下,深幕垂,
月照孤琴空弦咽,宵泪谁怜此夜心。
何须学从宦,其奈本无机。蕙草芳菲歇,青山早晚归。
广庭馀落照,高枕对闲扉。树色迎秋老,蝉声过雨稀。
艰难逢事异,去就与时违。遥忆衡门外,苍苍三径微。

碧桃几度海南开,青鸟翩翩云际来。人世喜逢周六甲,使君今已近三台。

葱茏宝树连芳合,灿烂天章取次裁。回首高堂同白发,愿言常对百年杯。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