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公琴台诗三首 其三

皤皤邑中老,自誇邑中理。何必升君堂,然后知君美。

开门无犬吠,早卧常晏起。昔人不忍欺,今我还复尔。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香篝素被。听花犯低低,瑶花开未。长记那时,炽炭围炉,瘦妻换酒行试。党家人在销金帐,约莫是、打围归际。又谁知、别忆烹茶,冷落故家愁思。
闻道滕骄巽懒,今朝待檄与,翻云须易。白白不成,又不教晴,做尽黄昏情味。银河本是冰冰底。怎忍向、东风成水。待满城、玉宇琼楼,却报卧庐人起。
石上桂成丛,师庵在桂中。皆云习凿齿,未可扣真风。
雪洗香炉碧,霞藏瀑布红。何时甘露偈,一寄剡山东。
郢客文章绝世稀,常嗟时命与心违。十年失路谁知己,
千里思亲独远归。云帆春水将何适,日爱东南暮山碧。
关中新月对离尊,江上残花待归客。名宦无媒自古迟,
穷途此别不堪悲。荷衣垂钓且安命,金马招贤会有时。
灼灼红榴,垂垂绿柳,庭户清和。罗绮香中,十分春酒,几叠高歌。
遐龄欲问如何。记平十、阴功数多。千载今朝,笑看池面,龟戏青荷。
松梢台殿郁高标,山转溪回一水朝。
不惜褰裳呼小渡,夜来春涨失浮桥。
月峰禅室掩,幽磬静昏氛。思入空门妙,声从觉路闻。
泠泠满虚壑,杳杳出寒云。天籁疑难辨,霜钟谁可分。
偶来游法界,便欲谢人群。竟夕听真响,尘心自解纷。

径路先须辨陌阡,眼中榛莽正钩连。肯携芸蠹随书局,任放醯鸡覆瓮天。

出处心情三聘后,沧桑人物两朝前。先生高卧贫何碍,流俗知音恐未然。

五十悬车事异常,符阶纶阁迥天光。千秋国是黄金鉴,一夜乡心绿野堂。

漫赋祁招惟自止,旧图负扆敢云忘。拔风后起梧桐树,四海还瞻老凤凰。

建国今陈迹,游人合赋诗。废台樛女后,遗井鲍姑时。

客去通星汉,僧来自月支。凭君黄木口,为致海祠碑。

扪萝几度到峰头,九日登临续旧游。意外仙缘诗尽幻,眼前风景画难收。

白云跨水分双涧,红叶埋村露半楼。归云玉箫新月下,一声吹澈海天秋。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

挟才胜德世所薄,宁我负人天可欺。士之言行苟如此,圣经贤传将奚为。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酴醾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捐躯陈大义,协力济多艰。贤相寻迁死,明公亦放还。

俄闻奸党败,仅见圣恩颁。已矣埋黄壤,伤哉涕泪潸。

柳丝不动江流缓,双鹭飞来秋日晚。平沙漠漠点寒烟,乱石离离立苍藓。

静随玉顶听湍濑,饥引银钩啄清浅。霜衣雪襟谁匹俦,逸态閒情自幽远。

君不见燕衔泥,朝来暮去傍人栖。又不见莺乱啼,间关宛转无休时。

岂如此鸟独凝寂,不与众禽上下相追随。周公称大圣,振鹭载颂诗。

君子敛德容,雅与物色宜。尹侯家住大江西,翛然自负冰霜姿。

洁白岂不与之齐。为爱画师林良者,赠侯此画真潇洒。

堂上试令拂拭看,彷佛清风白露寒。

楚些哀歌送远声,虚堂列坐午筵清。竹深那许红尘到,暑薄才宜白裕轻。

画鹢旌旗悲正则,长堤花木忆端明。西泠两度逢重五,对酒依依隔岁情。

远望青山两髻丫,水纹风细绉如纱。
不知游冶谁家子,也卷黄芦学塞笳。

一峰屹立万山低,造化生成笔一枝。锐颖常沾雨露泽,光芒直射斗牛墟。

江山北去呈文字,海岛南来作砚池。对此挥毫轻借力,青云独步到天衢。

枯树生荑色已娇,低垂江岸映溪桥。东君不惜黄金缕,散作春风十万条。

细雨孤灯,感往事、闷来闲写。记旧日、江南烟景,风流云谢。

吴苑荒凉麋鹿走,金山寂寞寒潮打。算古今、兴废几回更,苍苍者。

狐兔窜,闻悲角。蹂躏遍,无全瓦。盼降幡一片,石头城下。

浩劫茫茫惟涕泪,乡关远望临风洒。问元戎、恢复竟何时,洗兵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