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四月自都下省欧阳氏姊于封丘时河朔流移满道即事有作寄范觉民

北出都门道,红尘污客襟。号蝉如有意,高柳自成阴。

辙乱思良马,林幽慕逸禽。据鞍回首处,愈觉帝阍深。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自小从游惯,多由戏笑偏。常时矜礼数,渐老荷优怜。
见主承休命,为郎贵晚年。伯喈文与篆,虚作汉家贤。

虞廷奏湘弦,皇风被寰区。万物遂长养,人情亦怡愉。

嘉树蔼新绿,修篁时雨馀。秀色明轩窗,清阴散琴书。

临江繁剧地,郡治崇华居。煌煌京府丞,出佩太守符。

宣恩自畿甸,皂盖双轮朱。盘根表利器,长材应时须。

民俗既云清,丈教行将敷。自公日多暇,鸟雀鸣阶除。

旋归仪庙堂,令器登璠玙。嘉名继前烈,以贻来者模。

来路山重复,参天树老苍。
一区成小市,数埒引温汤。
洗沐同幽客,餔餐就梵坊。
未输朝市子,斗酒得西凉。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荅春风。

古人多爱酒,以药助使狂。醉则全于天,狂则亡其乡。

是皆恣放浪,而不甘处常。自戕反为乐,贤智过益彰。

闹蝶窥春花性浅。未了妆梳,小颗唇朱点。玉絮吹寒飞力软。

深深绣户珠帘掩。

厮放临时仍泥恋。一把风情,错认徐娘减。略绰晕香红半片。

阑干回首东风远。

逝节忽不处,佳夕复我临。神飙汎光蕙,渥露沾华林。

缅彼牛女会,兹端竟难谌。形影憯相望,胡由接徽音。

飘飖翠龙驾,髣髴青瑶簪。长河坐移转,素波敛西沉。

灵彩欻以晦,游云起层阴。同欢恋胶漆,异处悲辰参。

翘思慕远匹,感此涕流衿。

摩顶阎浮手欲痡,不知曾惠自家无。明朝且把收归我,康济乾坤一丈夫。

偶栽佳菊傍幽泉,岁晚泉清菊更妍。掬饮掇餐聊适意,不图却疾制颓年。

侠骨青衫奚用缚,吾曹原自豪奢。壮怀烟冷夕阳斜。

芙蓉休吐锷,珠袷且看花。

漂母祠边春草绿,王孙旧事犹赊。英雄红粉不争差。

携来刘碧玉,暂醉鲁朱家。

苏州刺史新令好,不用西山取石劳。拆得凤山杨琏塔,南城不日似云高。

云雁将秋,露萤照夜,凉透窗户。星网珠疏,月奁金小,清绝无点暑。天孙河鼓,东西相望,隐隐光流华渚。妆楼上,青瓜玉果,多少騃儿痴女。
金针暗度,珠丝密结,便有系人心处。经岁离思,霎时欢爱,愁绪空万缕。人间天上,一般情味,枉了锦笺嘱付。又何似,吹笙仙子,跨黄鹤去。

去经十数里,霜露凄枯田。蓑笠既挂壁,桔槔亦倚垣。

相从尽邻曲,言笑仍喧喧。惟此老瓦盆,酒浆稍罗前。

奈何不解饮,而喜鲸吸川。有如善泅人,观者乃在船。

寸心久已醉,双眼方醒然。世俗正驰骛,悲哉东西阡。

从知假面类西凉,未得逃名学楚狂。坐受台评非过论,行应老子避新郎。

心悬魏阙云霄迥,梦落吴松烟水长。细数不堪何止七,彊颜一出愧嵇康。

随意游船泊水隈,漪园深处柳烟开。人从荷气蘋香去,鸟向山光树影来。

抱杖尚迟苍藓路,晚钟催下夕阳台。琉璃万顷浮归艇,此乐平生第几回。

宇宙仓皇过一春,莺花无主亦销魂。
冰霜不入狼头帽,风雨偏凌犊鼻褌。
击楫当年无祖逖,闻鸡中夜有刘琨。
五陵佳气飘扬尽,谁识龙颜旧子孙。
天子念西疆,咨君去不遑。垂银棘庭印,持斧柏台纲。
雪下天山白,泉枯塞草黄。伫闻河陇外,还继海沂康。

残月斜穿槅子明。谁家巧作断肠声。无端心绪最关情。

风动罗帏惊好梦,披衣重起正三更。蕙兰露湿暗香生。

为问郁然孤峙者,有谁来、雪天月夜。五岭南横,七闽东距,终古江山如画。

百感茫茫交集也,淡忘归、夕阳西挂。尔许雄心,无端客泪,一十八滩流下。

  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而是时,家事亦滋出。由斯以来,西北则行陈、蔡、谯、苦、淮、汴、睢、泗,出于京师;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并封、禺、会稽之山,出于东海上;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由浈阳之泷,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鱼汹涌湍石之川,巅崖莽林貙虺之聚,与夫雨旸寒燠、风波雾毒不测之危,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药物,庐舍器用,箕筥碎细之间,此予之所经营以养也。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遘祸而忧艰也。太夫人所志,与夫弟婚妹嫁,四时之祠,属人外亲之问,王事之输,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其一二之粗也。得其闲时,挟书以学,于夫为身治人,世用之损益,考观讲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视而嗟也。

  今天子至和之初,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予之力无以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或疾其卑,或议其隘者,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遂历道其少长出处,与夫好慕之心,以为《学舍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