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辟天下,建太平,功揭日月,泽注河汉,金革尘积,弦诵风布。乃有睢阳先生赠礼部侍郎戚公同文,以奋于丘园教育为乐。门弟子由文行而进者,自故兵部侍郎许公骧而下,凡若干人。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维、枢密直学士纶,并纯文浩学,世济其美,清德素行,贵而能贫。
祥符中,乡人曹氏,请以金三百万,建学于先生之庐。学士之子,殿中丞舜宾,时在私庭,俾干其裕;故太原奉常博士渎,时举贤良,始掌其教;故清河职方员外郎吉甫,时以管记,以领其纲。学士画一而上,真宗皇帝为之嘉叹,面可其奏。今端明殿学士,盛公侍郎度文其记,前参子政事陈公侍郎尧佐题其榜。
由是风乎四方,士也如狂,望兮梁园,归于鲁堂。辛甫如星,缝掖如云。讲义乎经,咏思乎文。经以明道,若太阳之御六合焉;文以通理,若四时之妙万物焉。诚以日至,义以日精。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然则文学之器,天成不一。或醇醇而古,或郁郁于时;或峻于层云,或深于重渊。至于通《易》之神明,得《诗》之风化,洞《春秋》褒贬之法,达礼乐制作之情,善言二帝三王之书,博涉九流百家之说者,盖互有人焉。若夫廊朝其器,有忧天下之心。进可为卿大夫者,天人其学,能乐古人之道;退可为乡先生者,亦不无矣。
观夫三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宜观名列,以劝方来。登斯缀者,不负国家之乐育,不孤师门之礼教,不忘朋簪之善导。孜孜仁义,惟日不足。庶几乎刊金石而无愧也。抑又使天下庠序规此而兴,济济群髦,成底于道,则皇家三五之风,步武可到,戚门之光,亦无穷已。他日门人中绝德至行,高尚不仕,如睢阳先生者,当又附此焉。
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
双头钗。独头钗。一样金鹅两样排。钗梁起四台。
乌帽来。白帽来。湖就矶头望几回。菖蒲花未开。
十年京国总忘忧,诗酒风流共贵游。溪月夜游鳷鹊观,滦云晓湿鹔鹴裘。
书来慰我临池上,秋去思君到水头。更忆何人张仲举,于今江海为谁留。
少小苦羸疾,中岁疾良已。西南驰王程,江山壮玉垒。
意气高岷嶓,险阻穷笮徙。期搜蜀才彦,持以献天子。
适遘庚辛交,冬狩纪诗吏。冲寒赴行在,伏阙泪盈眦。
明年还京师,儤直近丹戺。草奏引古谊,论迂駴俗耳。
往岁乘滇輶,暑雨涉万里。津梁行告疲,占爻得艮趾。
何图被恩命,沿潕下沅澧。岁晚暂投装,百惧而一喜。
喜者亲丈席,谭经竟源委。惧者臣精亡,无繇振颓靡。
蠠没方期岁,甄校无隙晷。遽遭病魔侮,瞑眩不可止。
引疾幸得请,感极转汗泚。岂不眷芳华,升庭采兰芷。
上负吾师期,下负横舍士。赠言意深厚,三复重嘘唏。
朝廷纳群策,下士有葑菲。安得一謇谔,靖彼万谲诡。
敝庐有孤松,贞干无曲理。蕲保岁寒心,明明指江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