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胡叔轸香山楼诗

笑问香山似旧邪,风流宛是更词华。由江距洛路千驿,以宋继唐诗一家。

今日重檐窥斗柄,向来遗趾面湖沙。莫忘先世规恢策,赢取芳名并冠霞。

徐鹿卿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人许风流自负才,偷桃三度到瑶台。
至今衣领胭脂在,曾被谪仙痛咬来。
宝地乘峰出,香台接汉高。稍觉真途近,方知人事劳。
松篁交翠入幽深,道院萧闲每遣心。
一炷清香宜燕坐,数声钟磬有余音。
山城寒食已冷落,更值暴雨过园林。
馀花似对晚春泣,好鸟时傍残枝吟。
况逢节物宜笑饮,莫待老大惜光阴。
明朝虽晴未可出,溪水溢路浮泥深。
石渠册府神仙署,当用明朝第一人。腰下别悬新印绶,
座中皆是故交亲。龙池树色供清景,浴殿香风接近邻。
从此翻飞应更远,遍寻三十六天春。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年年今日强登高,独立南峰北向号。
漫野玄云天色晦,美人黄土我心劳。
虚疑杨柳牵愁绪,不忍沧浪鉴鬓毛。
前辈有谁同此恨,雪庵和尚读离骚。

彩凤衔书出九重,圣恩如海遍寰中。江山清昼风烟散,天地回春草木同。

二月迅雷惊蛰腐,一时膏雨起疲癊。臣民欢忭将何补,万岁千秋祝华嵩。

谦谦贤太守,止止乐閒居。健笔凌三谢,高风继二疏。

家犹传故笏,梦不到安车。何处溪山好,相从结草庐。

来时才卖木犀花,卖到梅花未返家。
作客悠悠有何好,定应诗兴在天涯。

七宝池中堪下钓。八功德水烟波渺。池底金沙齐布了。

羡鱼鸟。周回旋绕为阶道。

白鹤孔雀鹦鹉噪。弥陀接引毫光照。不是修行何得到。

一般好。西方净土无烦恼。

惭愧好心王,生在莲华堂。恒持般若剑,终日带浮囊。

常怀第一义,外国赖恩光。五百长者子,相随归故乡。

积雪满山寒不释,碧琅玕绕玉楼台。林梢清韵风吹到,檐底疏阴月送来。

独承恩遇出征东,仰藉天威远建功。带甲横波摧窟宅,悬兵渡海列艨艟。

烟消烽火千帆月,浪捲旌旗万里风。生夺湖山三十六,将军仍是旧英雄。

凶锋如烈火,所至肆焚屠。赖有雄藩耳,谁知一策无。

神昏失肝胆,恩重惜头颅。福命苍生薄,君当恕小儒。

停舟曲江浒,吊古谒遗祠。
岩岩始兴公,遗泽芬在斯。
堂倾风雨萃,碑断苔藓滋。
芳春□行旅,落日归文狸。
唐宫替无事,衡鉴方独持。
弼谐展嘉猷,谠论非□□。
雝雝朝阳凤,粲粲补衮丝。
侧闻卧病后,九戾烟尘□。
渔阳突骑来,中华混群彝。
信哉砥柱力,用舍同安危。
昭陵铁马空,仟李祚九疑。
维余兰菊存,千秋恒若兹。
我来荐微诚,再拜当前墀。
顾瞻庙貌间,风度犹可希。
武溪何茫茫,笔峰亦巍巍。
只今相业隆,熟与前修期。
临风一长叹,山雨来霏霏。

绿槐凉雨高楼静,凄凄嗽声还咽。楚梦无凭,蜀魂乍返,不记甚时相别。

寒吹玉叶。是早日听伊,弄音清切。得意初来,一庭花影送残笛。

如今素秋又接,便孤吟到夜,空伴啼蟀。南国芳华,夕阳弦索,打叠罗衣收歇。

西风漫曳。斗惊起离心、玉壶冰热。细算流光,唤人愁第一。

心期汗漫卧云扃,闲向春风倒酒瓶。满地新蔬和雨绿,映窗丝柳袅烟青。

花间舞蝶和香趁,江上流莺独坐听。

忽忽百年行欲半,看看少壮是衰形。

疏帘淡月和烟入,琵琶深夜愁弦涩。莫奏踏罗裳,沙寒闻雁娘。

重衾宵梦午,梦忆莲花浦。归棹带星澜,隔船窥舞鸾。

不见流莺空见春,凭谁传语一沾巾。
若怜求友当年意,忍扫蛾眉别嫁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