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木兰花慢》以描绘清明的节日风光,侧面地再现了宋真宗、仁宗年间社会升平时期的繁胜场面。清明时节风和日暖,百花盛开,芳草芊绵,人们习惯到郊野去扫墓、踏青。这首词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游为再现对象,生动地描绘了旖旎春色和当时盛况,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气象,形容曲致”之作。
起首六句二十四字,兼写清明乍雨、群花烂漫,点出春日郊游的特定风物。起笔便异常简洁地点明了时令。紫桐即油桐树,三月初应信风而开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后叶,故繁茂满枝,最能标志郊野清明的到来。一个“拆”字,写尽桐花烂漫的风致。“先清明”,经过夜来或将晓的一阵疏雨,郊野显得特地晴明清新,点出“清明之明”。作者选择了“艳杏”和“缃桃”等富于艳丽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烧”和“绣”具有雕饰工巧的动词,以突出春意最浓时景色的鲜妍如画。这首词的重点不于对动人春色的工笔描绘,所以自“倾城”句始,词进入游春活动的描述。作者善于从宏观来把握整体的游春场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倾城,尽寻胜去”是对春游盛况作总的勾勒。人们带着早已准备好的熟食品,男骑宝马,女坐香车,到郊外去领略大自然的景色,充分享受春天的观乐。“雕鞍”代指马,“绀幰”即天青色的车幔,代指车。结两句,以万家之管弦新声大大地渲染了节日的气氛,词情向欢乐的高潮发展。词的上片,诗人用浓墨重彩绘制出一幅生气盎然的清明踏青游乐图。
词的下片着重表现江南女子郊游的欢乐。柳永这位风流才子将注意力集中于艳冶妖娆、珠翠满头的市井妓女身上。这富于浪漫情调的春天郊野,她们的欢快与放浪,作者看来,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趣味和色彩,而事实上也如此。“盈盈”以女性的轻盈体态指代妇女,这里兼指众多的妇女。她们占芳寻胜,玩着传统的斗草游戏。踏青中最活跃的还是那些歌妓舞女们。她们艳冶出众,尽情地享受着春的欢乐和春的赐与。作者以“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衬出当日游人之众,排场之盛,同时也暗示这些游乐人群的主体是豪贵之家。这是全词欢乐情景的高潮。而作者对春之美好和生之欢乐的体验也抒发到了极致。继而词笔变化,作者继以肯定的语气,设想欢乐的人们,佳丽之地饮尽樽里的美酒,陶然大醉,有如玉山之倾倒。“罍”为古代酒器,即大酒樽。词的结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醒。”一句意思是,这些欢乐的人定是拚着明日醉卧画堂,今朝则非尽醉不休。不能把这一句简单用“醉生梦死”去界定,实际上,柳永这里呕歌的是古代女子这难得的自由机会和场合中所迸发的生命的快乐。
这首《木兰花慢》充分体现了柳词善予铺叙的表现特征。诗人依赖调式变化、句式参差,造成了一种急促的节奏和繁密的语势;同时又通过特色景物的点染,大量细节的描写和场面的铺陈,将描写对象加以铺张渲染,为全词带来一种繁复之美。这是两宋时期广为传唱的“欢乐颂”和“春之歌”,体现了柳永创作风格的多样性。
洞房春满百花明,月底红颜把玉笙。道是神仙君不信,人间那得凤凰鸣。
三年不飞飞冲天,搅混世界旋乾坤。三年不鸣鸣惊人,狮子丧胆狐窜奔。
老师本具菩萨心,无边刹土随现身。撑住门庭春又春,刍卢掩室修正因。
宝华王座生埃尘,幺么领出诸波旬。野干据室天地昏,藏身北斗甘隐沦。
龙蛇掩蛰云雷屯,久默斯要屈复信。黑风吹散魔家民,慧日天光重发新。
百川赴海星拱辰,高踞大雄持庆云。打开宝藏皆家珍,四凡十圣归陶甄。
钱贯井索左右陈,罩篱木杓上下根。一时煅炼成精金,洪炉跃出光鳞鳞。
大通白发老声闻,举手加额珠江滨。愿师法量如海垠,愿师道眼如月轮。
包荒云水无主宾,辨别龙蛇谁假真。八十不须更行脚,直向毗卢顶?行。
山房阒静久,荒草过人头。我今持一尊,送君东海游。
东海未云远,君情何悠悠。结交结知己,气味贵相投。
丈夫较分量,天地本同流。群儿弄骚墨,开口笑伊周。
伊周亦何损,末俗吁可忧。昨得王户曹,誉之不容休。
明当解缆去,还忆此地不。愿言树根本,好向卑近求。
仙溪诘曲如回肠,东流赴海何茫茫。凭谁截断天地纪,灌我万顷桑麻场。
钱氏四娘长乐女,黄金如斗提不起。将军岩下自经营,陂溃直随此陂死。
伟哉同县林制科,缗钱十万腰下驮。温泉隘口重累趾,倏忽顾盼成沧波。
熙宁天子重农事,下诏募人急营治。当时阖郡多富家,坐视诏书无一至。
候官长者真仁贤,轻财好施闽人传。有僧踪迹颇诡秘,日日贳酒不还钱。
木兰山前溪面阔,僧为插竹记颠末。溪流缓处可立基,缓处立基基不拔。
入海伐石海为空,上山伐石山为童。三十二门细分布,无云无雨卧长虹。
昔日溪流皆赴海,今日溪流得灌溉。鸡鸣犬吠万家村,隐隐桑麻相映带。
我谓有莆须有陂,有莆无陂莆亦隳。惟莆与陂相终始,莆人思公何尽期。
昨日恩诏下闾里,春秋二祭入新议。借问建言者伊谁,太平郡守周氏子。
达人贵闻道,仕士重守边。胡为事一室,四序从推迁。
春花碧色敷,夏木清阴圆。草木亦有时,力田尚逢年。
嗟余濩落材,兀兀理残编。丈夫慎出处,岂为利禄牵。
荣名若春花,飘散随风烟。疏雨过郊墟,水竹生华妍。
缅怀靖节翁,遇酒辄陶然。过溪成大笑,此理谁能宣。
拈花老子徒饶舌,面壁胡僧太赚人。更着洞山行过水,吾宗从此永沈沦。
西风一夜吹霜,千峰尽出荒林杪。萧萧摵摵,如愁渐积,有多无少。
煮酒园荒,题诗石瘦,画栏斜靠。念荒寒如此,休伤摇落,也还算、归根早。
莫说悲秋词稿。自新来、被愁分了。哀鸿未过,凉蝉欲断,可堪怀抱。
聚点敲窗,碎声做雨,夜深谁扫。剩乱山深处,夕阳疏柳,有残鸦噪。
庐山去我不盈尺,我去庐山只一屐。相逢掉臂而过之,以意往还为朝夕。
峰尖折合不记痕,历落空苍如展襞。此中名理大深奇,名贤文士而仙释。
我于其中何居焉,车马匆匆相为客。山灵爱客如怜才,分明变现开幽寞。
随我路中路不崎,入我舟中舟不窄。为问明日浔阳江上路,庐山将莫从人渡。
一住将三月。又重阳、枯荷衰柳,碧云黄叶。最喜山巅多灵气,缭绕烟云明灭。
莫便是。神仙云窟。似忆前生曾驻足,坠尘寰便尔归途绝。
回首处,心空热。
人间几见真豪杰。笑群儿、鸡虫争斗,身劳神竭。学得糊涂随分过,风月自酬佳节。
幸尚有、桂花堪折。独把一枝临风嗅,掷平生万事天之末。
香惹袖,久逾冽。
翠螺山前江水清,采石矶上山烟横。王孙一去无消息,万古江山空复情。
忆昔星精初破梦,天上神官亲抱送。暂令金宿歇光芒,要使人间识麟凤。
一朝名字闻金阙,狂歌痛饮君王侧。题诗不识高将军,一曲清平留不得。
浔阳白日风翻波,夜郎宵雨瘴烟过。到处天涯感流落,逢场啸傲从讥诃。
归来偶过青山趾,牛渚茫茫月如水。两浆船头著锦袍,醉吟百尺沧波里。
船在江心月在天,江妃月姊斗婵娟。翻身一跃骑鲸去,长庚炯炯光依然。
至今明月清风夜,疑有笙鹤来山巅。
词笔淩云正后生,安贫守道住神京。
昔年南国无虚誉,今日终朝有令名。
杨柳岸边挥袂去,木兰舟里载书行。
琴堂莫作多时计,碧落方开万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