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从兄百日留,退食同跻攀。
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爱此忽忘归,愿兄且三年。我去已匆匆,兄来亦崩奔。
永怀置酒地,绕郭多云烟。
蠲逋赈乏自皇仁,紫凤衔书岁岁新。雨露洋洋被遐迩,乾坤万物总皆春。
断烟疏雨散秋虹,古木高堂纳晚风。青史文章千古上,紫微星象五云中。
前朝无似文今盛,群彦难期此会同。凉思满帘宜解带,好怀宁放酒杯空。
郁郁青棠花,亭亭连理枝。青棠可蠲忿,连理纷葳蕤。
与子为益友,形影两不疑。但愿长相见,安知有别离。
别离欲何之,江南我所思。人生各有职,恨不相追随。
惜此良会促,感彼心知希。道路隔千里,会面未有期。
常恐会面日,已非少年时。
雪酿馀寒,故限勒、帝城春色。尽日里,浓雰湿雾,殢人愁绝。
禁苑啼莺声尚香,御沟流水凘还结。盼东郊,暖律扇蘼芜,何曾得。
独骑马,冲泥陌,共执手,怀今昔。叹梁园,宾从一时南北。
燕市酣歌人未老,长杨献赋恩难必。只如今,转眼看晴光,来双阙。
嘉祐二年,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梅公,出守於杭。於其行也,天子宠之以诗。於是始作有美之堂。盖取赐诗之首章而名之,以为杭人之荣。然公之甚爱斯堂也,虽去而不忘。今年自金陵遣人走京师,命予志之。其请至六七而不倦,予乃为之言曰:
夫举天下之至美与其乐,有不得兼焉者多矣。故穷山水登临之美者,必之乎宽闲之野、寂寞之乡,而後得焉。览人物之盛丽,跨都邑之雄富者,必据乎四达之冲、舟车之会,而後足焉。盖彼放心於物外,而此娱意於繁华,二者各有适焉。然其为乐,不得而兼也。
今夫所谓罗浮、天台、衡岳、洞庭之广,三峡之险,号为东南奇伟秀绝者,乃皆在乎下州小邑,僻陋之邦。此幽潜之士,穷愁放逐之臣之所乐也。若四方之所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人众,为一都会,而又能兼有山水之美,以资富贵之娱者,惟金陵、钱塘。然二邦皆僭窃於乱世。及圣宋受命,海内为一。金陵以後服见诛,今其江山虽在,而颓垣废址,荒烟野草,过而览者,莫不为之踌躇而凄怆。独钱塘,自五代始时,知尊中国,效臣顺及其亡也。顿首请命,不烦干戈。今其民幸富完安乐。又其俗习工巧。邑屋华丽,盖十馀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商海贾,风帆浪舶,出入於江涛浩渺、烟云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而临是邦者,必皆朝廷公卿大臣。若天子之侍从,四方游士为之宾客。故喜占形胜,治亭榭。相与极游览之娱。然其於所取,有得於此者,必有遗於彼。独所谓有美堂者,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一寓目而尽得之。盖钱塘兼有天下之美,而斯堂者,又尽得钱塘之美焉。宜乎公之甚爱而难忘也。 梅公清慎,好学君子也。视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
四年八月丁亥,庐陵欧阳修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