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五千长戟下淮邳,自是沙洲命尽时。将军欲置平戎鼓,须借鲸鲵腹下皮。
珠还无恙,记当年曾伴,绣栊琴柱。铜马烽烟销不得,翻借雷霆陶铸。
火烈生前,灰寒劫后,故剑终归主。萦回心篆,此香不灭千古。
堪叹玉树飘零,金莲狼藉,一例成尘土。铁瓮犹焦完壁在,中有精灵呵护。
梦去难寻,魂招可返,往事真云雾。蘅芜重爇,珊珊应见微步。
同学少年,试轮指、健存无几。心腐是、闲曹枯坐,折磨豪气。
老泪新亭愁见管,笨车大阪怜同李。把一生、事业半抛残,东流水。
息烽火,须早计。问戈马,伊谁事。恁开关轻敌,祸贻安史。
鼓角摧颜嗟子美,月霜行色伤延巳。尽吾人、长寿看河清,争如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