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奈何帝,奈何帝,风流亡国亦足豪,美人相抱井中坠。
可惜井中水不深,美人不死伤我心。泪痕化作胭脂痕,千秋漠漠苔花侵。
苔花侵,美人墓在青溪阴。不死胭脂死青溪,可怜不作井中泥。
国亡不恨恨惟此,山河不易一女子。
学呆,妆痴,谁解其中意?子规叫道不如归,劝不醒当朝贵。闲是非,子心
无愧。尽教他争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
南山多白云,澶漫塞崖谷。中有庞良叟,寂寞卧林屋。
前门树高松,后户植幽竹。孤风相缠绕,波涛惊荡沃。
梵文五千卷,诵说尽精熟。时时发清唱,铿锵击金玉。
伊余走海内,一见辄叹服。愿言从之游,淡泊心自足。
题情(四首)
一
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二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三
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淹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四
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的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李杜与苏黄,名震天壤内。惟苏官较高,亦屡遭迁劾。
今读四家文,俨与经史配。穷困备一身,华声及千载。
君生古人后,心在古人队。昨从海外来,揖我申謦欬。
异域定石交,同姓结深爱。捉笔书生平,字字见肝肺。
挚性俱缠绵,豪情各慷慨。屡临天补楼,把酒终日对。
妙誉溢坛坫,英词耀槃敦。辇下诸耆宿,咸喜识风裁。
分手何匆匆,一聚便难再。天疆实限之,积怀渐成痗。
梦魂飞傍君,河山不能碍。连岁遗我书,吟身知健在。
远物纷见投,如获珠百琲。嗟我少壮时,志尝慕鼎鼐。
谓宜蹑青云,树立追前辈。即今年四十,竟与初心背。
辛苦博一官,未敢傲丞倅。风尘厌奔走,奇穷久益耐。
还蜀无稳期,室人定交谇。琐琐陈旅状,君应悉梗概。
闻君入幕府,仗剑历边塞。徐卿雅重君,青眼优盼睐。
君抱惊世才,畏进而嗜退。蓄念在名山,学道迹宜晦。
所愿勤著书,光洁绝疵颣。吾侪犯世忌,无日无尤悔。
百为难一成,此事未可废。勖君兼自勖,藉作韦弦佩。
勿忘畴昔盟,埙篪鸣异代。夜就短镫檠,苦吟酒频酹。
迸泪缄寄君,东向发长慨。
廿年萍迹叹飘蓬,晋魏兴亡在眼中。泪洒新亭无马渡,觞流曲木有鹅笼。
挥毫已绝兰亭笔,染翰犹传淮海风。一棹剡溪人在否,漫随云衲礼金容。
岩卉林箊望不分,四山并作翠氤氲。临溪尽日常疑雨,闭户一身犹带云。
新笋香时惟纵酒,好莺啼后又离群。年来频作还家梦,更为还家苦忆君。
奕奕龙山,维乡之望。宪宪我祖,实著其乡。殖于德仁,所牟匪利。
保艾我后,俎豆以治。猗我昭考,厥惟小宗。率承先德,聿隆厥躬。
受禄于朝,时用勿展。贻我令名,亦孔之腆。伯也矫矫,蔚为邦英。
匪躬竭节,世其清贞。施则未光,志实靡晦。是训是绳,陟降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