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独处衡门下,慨然思九州。我马苦疲怯,山川多阻修。
丰草被长坂,麋鹿或群游。蔚彼嘉树阴,鸣禽自相求。
彼物各有适,而我何寡俦。日月双车轮,但恐不少留。
愿与二三友,朝夕论王猷。毋为自局促,穷庐悲白头。
谁剪冰房,层层叠就宣和粉。灞桥客醉,想蹀躞、低徊吟鬓。
消尽春烟水逻,曲糁沙痕净。怕凤子、飞来难认。
纹箪醒。可还记、参横月落,人去后、空香径。家园最忆,是第一番风信。
桃李那时年少,只有琅玕并。池奁小、浸晚凉清影。
凛凛岁云暮,独坐嵩山阳。雨散忽开霁,山色郁苍苍。
俯听流泉鸣,仰视飞雁翔。悠悠陟岵思,怆然热中肠。
我父昔宦兹,讲学慕羲皇。化被蚩蚩氓,升此大道堂。
盈盈一水间,弦诵声洋洋。宦业未三年,奄忽梦黄粱。
内顾徒四壁,行道为悲伤。青衿思令仪,俎豆青山旁。
肇禋三十载,庙貌何昂藏。我来初奉蒸,骏奔萃冠裳。
徘徊不忍去,洒扫在堂皇。感此岁时心,奠此椒与浆。
勖哉隆德兴,继序永不忘。
群彦倾谈一座尊,春风曾侍草常温。诗传衣钵开奇境,语到君亲有泪痕。
不佞自怜余傲骨,长贫何处答师恩。丹青幸得生花笔,摹想遗容仿佛存。
眷怀锡麓,乘彼良辰。景序暄和,条风聿新。历磴纡缅,石浪粼粼。
少憩磐石,整顿衣巾。翌然有楼,飞架嶙峋。凭栏企脚,动魄骇神。
重湖铺前,叠嶂横陈。挥斥八极,何已何人。良朋共集,永日欣欣。
可恨西日,不及逡巡。长啸下山,路黑邅迍。回首斯楼,烟深雾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