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萍生儿子点疏星,荷捲文书立万丁。回首南高峰上塔,手中攀得玉竛竮。
并马崆峒天地悬,蓟门楼堞渐苍然。千峰北断祁连色,万井东回碣石烟。
倚杖白云窥槛外,振衣明月坠松巅。频誇斥堠无烽火,屈指单于出塞年。
檐牙排青冥,眺听脱蒙昧。居然人境宽,鱼贯出万态。
坐疑天机缄,发露穷琐碎。圆清入鸟哢,萧洒送客慨。
脱巾晚吾来,静称一榻对。睨云发高兴,勇欲决猿荟。
胡为淫书史,剩若嗜炙脍。长年马如狗,埃?颠毛改。
兹趣恐长负,踽踽依侪辈。何当拾颓龄,相与寄耨耒。
挽君醉乡衣,枯肺时一溉。
垓下未闻歌散楚,泽中已见哭亡秦。乾坤到底归真主,愁杀鸿门碎斗人。
川流日夜去,逝者乃如此。平时所知人,强半今为鬼。
顷者哭子兄,泪积垢未洗。宁知少日间,俄又哭董子。
忆昨招君谈,时维六月朏。君方以病告,一卧不复起。
启手无别言,恸哭长已矣。初君在童丱,警敏无与比。
读书五行下,大父尝窃喜。谓当寄门户,竟以韦布死。
死生事亦大,谁能独免耳。愿沾甘露味,倘悟无生理。
朔风惨凛寒更逼,残叶萧萧砌阶积。揽衣起步月初上,寥天夜气澄虚白。
予怀浩浩何所营,月影徘徊如有情。板桥南畔无家客,谪弃人间处士星。
鞭丝钗影夕阳村,祭扫归来旧事论。不踏青青原上草,寿公祠里共招魂。
追念平生,孤露茕茕,何限酸辛。更兄偏早夭,余将安托,姊今遽逝,弟益无亲。
昨岁床前,频来问疾,语我今番病已真。吾与汝,恐此生相见,不到明春。
夜阑语更谆谆。念儿幼、愚騃长未婚。况蓬头历齿,尤怜弱女,画眉梳发,待倩何人。
嘱汝毋忘,归言而妇,少小相依莫更嗔。今重记,觉言犹在耳,泪尚沾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