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元宵席上

席上香风转绮罗,北门东道汉萧何。
灯摇万井年光嫩,月覆千闾夜色多。
楼阁影重占物阜,管弦声洽验民和。
相公不惜阳春曲,传与都人每岁歌。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猜你喜欢

亭依三塔占清幽,松竹环除翠欲流。晚色晴开千嶂月,波光冷浸一天秋。

琼瑶影里诗僧屋,云锦香中钓客舟。风送不知何处笛,雁声惊起荻花洲。

巫山云雨峡,湘水洞庭波。九辨人犹摈,三秋雁始过。
旃裘吴地尽,髫荐楚言多。不果朝宗愿,其如江汉何。
多病辞官罢,闲居作赋成。图书唯药箓,饮食止藜羹。
学谢淹中术,诗无邺下名。不堪趋建礼,讵是厌承明。
已辍金门步,方从石路行。远山期道士,高柳觅先生。
性懒尤因疾,家贫自省营。种苗虽尚短,谷价幸全轻。
篇咏投康乐,壶觞就步兵。何人肯相访,开户一逢迎。

君王爱石丑,百孔皆相通。怪状一如此,补天有何功。

匪言不可转,安得来宫中。女岂比柱础,莹然受磨砻。

紫燕来我檐,营巢养其雏。拾虫扑我衣,衔泥污我书。

雏成复生子,风雨同安居。一旦舍我去,瞻之起长吁。

死别不可追,生别那可思。悼往恨节促,待来恚时迟。

六曹章奏委如云,持敕新书翻译闻;笑杀钟王空妙笔,而今鸟迹是同文。

墙东新径去年开,二老扶筇便往来。数面何曾三日别,离怀都寄十分杯。

客亭系马梅争落,官舍裁书雁欲回。秉执枢机有知己,未须卜筑向蒿莱。

五岭新寒浅,三更见月孤。皇华虽在越,莼菜已思吴。

高宴歌吟洽,炎方景物殊。金台宵自击,火马夜能驱。

吐焰千花乱,穿杨万叶枯。巧思难尽测,妙绘莫为图。

幸备梁园赋,犹然幕府趋。偃师呈傀儡,西域献都卢。

清晏承边计,雍容想远谟。人同陆贾使,地异老夫娱。

庾亮南楼兴,曹参相舍呼。疏狂惭授简,不恸阮生途。

北朝羁宦意何堪,况复霜华满鬓簪。开府位高归不得,断肠空赋望江南。

朝家岁取天下士,官守小大悉分治。
育材论荐苟失宜,德业英豪苦难致。
予尝备员内供奉,作书参议科场事。
乡举察廉未易复,责其节行在长吏。
策之当世之大务,适时可以观周智。
问之六经之归趣,知言可以见精意。
众贤一划天子可,开设学校朔南被。
世儒苟欲便有司,诏令初传寻已置。
今年郡国选多士,糊名仍旧搜瑕纇。
常忧玑贝随手遗,往往中夜起不寐。
拆封辩号指姓名,十九冥合州人议。
耽耽黌舍秋景长,芳肴旨酒邀宾醉。
惜哉今乐与古异,遣士礼数不能备。
霜天寥寥万象清,健风开送群飞翅。
大明帝居一气傍,春日照耀桐槐翠。
勉思奇策当天心,厚禄荣名时所贵。
时之所贵亦外物,君子存诚思远至。

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昆吾锋尽终难似,愁杀苏州陆子刚。

芳春绮丽总堪誇,朵朵红云簇绛霞。共道梁园香有国,谁知仙境夜无涯。

移来玉宇三更月,印上瑶窗六扇纱。借问嫦娥巧何似,一枝幻作两枝花。

渔者乐水浅,鱼性乐水深。渔鱼各有欲,虚舟本无心。

怨别

倚帏屏数声长叹息,思往事泪淋漓。坐不稳神魂飘荡,睡不宁鬼病禁持。数归期曲损春纤,盼回程皱定双眉。要相逢则除是枕席间魂梦里,几曾经这场憔悴。歌残金缕饲,酒尽了凤凰怀。

【逍遥乐】悬悬在意,受了些万苦千辛,几曾歇一时半刻。我这里展转的疑惑,越思量越越的难为。这些时玉减香消添了病疾,冷清清独自孤栖。赤紧的关山路远,一去无音,搁不住双眸泪垂。

【金菊香】盼青鸾不至阻了佳期,想黄犬无音失了配对,望锦鳞落空绝了信息。似醉如痴,瘦肌肤裙褪了小腰围。

【梧叶儿】两情似酥和蜜,一心似鱼共水,同衾枕效于飞。早忘了山盟海誓,更和那星前月底,到如今怨他谁?这烦恼则除是天知地知。

【醋葫芦】这些时病恹恹骨似柴,闷昏昏心似痴。恰便似随风柳絮不沾泥,-会家魂灵儿在儿在九霄云外飞。捱一日胜添了一岁,迟和疾早晚一身亏。

【幺】想当日对神前碜可可的言誓盟,告苍天一桩桩说就里。全不想往日话儿依,过三秋尚然犹未回。你那里偎红倚翠,想着他百般聪俊有谁及。

【后庭花】空闲了翡翠帏,消疏了莺燕期。生拆散鸳鸯会,硬分开鸾凤栖。痛伤悲,更阑之际。明朗朗照闲阶月色辉,昏惨惨伴离人灯焰微。麝兰散冷了翠帏,绛绡裙松了素体,揾鲛绡淹枕席。纱窗外风儿起,听铜壶玉漏滴。

【柳叶儿】呀,我便是铁石人怎睡?一思量一会伤悲。恰便似刀剜九曲柔肠碎,离恨天人难觅。相思病命将危,虽然你送了人当是么便宜。

【尾声】一简书和泪对,一篇词带愁寄。一桩桩一件件说从实,每日家望天涯则将那碧桃花树倚。也是我前缘前世,想人生最苦是别离。

学首求师久剑潭,岂缘枯朽预儒涵。
致知事业同归理,克己工夫判立谈。
未借老商颜笑一,已偕韩氏俗重三。
过庭若问论诗礼,应问从谁学指南。
年年因社到,海阔翅飞低。
故国伤新别,空梁忆旧栖。
暮帘疏竹雨,春岸落花泥。
红线今何在,香愁满绣闺。

小径通幽处,秋光引兴长。几家茅盖屋,比户稻登场。

岸草冷新雨,篱花娇夕阳。料知村酿熟,触鼻醉深香。

遥夜宿东林,虫声阶草深。高风初落叶,多雨未归心。
家国身犹负,星霜鬓已侵。沧洲纵不去,何处有知音。

霜后丛林秋气深,天边斜日映峰阴。十年宦海嗟陈迹,一夜禅房净客心。

爱菊欲辞陶令印,赏桃空洒阮郎襟。山灵似解羁栖意,鹤唳猿啼月色沉。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