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窗前新种绿芭蕉。夜雨声声枕上敲。困不处眠转寂寥。
耐清宵。有美人兮不可招。
立贤贵无方,以方贤不得。谁识岭南英,皇图赖羽翼。
风度唐独推,文学今无色。五百馀岁间,巍然二斗极。
如余生非远,胡为空太息。
夜闻秋雨声,朝发盐官城。大帆夹双橹,长歌溯空明。
始经语儿溪,渐次鸳鸯浦。手折芙蓉花,含情向谁语。
吴江渺烟树,七十二峰前。三高祠下泊,酾酒晚凉天。
望月垂虹亭,枫桥少延伫。寒山夜钟来,乡梦初回处。
鸟啼阊门柳,鹿走姑苏台。笑指五湖水,鸱夷安在哉。
且酌惠山泉,还过惠山曲。煮茶问陆羽,遗经有谁续。
风波不可渡,竟舞扬子津。回车丹阳道,白日无停轮。
长揖大茅君,丹霞满空谷。欲采松根苓,况乃严程趣。
逶迤遵广路,浩荡观龙河。矫首丹凤阙,青云郁嵯峨。
贤臣四方来,剧谈尧舜学。鸿毛遇顺风,脩鳞纵巨壑。
夫子天机深,常有饥溺心。拟献金镜录,行陈大宝箴。
拂拭镜中霜,登朝未云晚。怀宝固有时,勿念关山远。
愿为瑚琏器,为君登庙堂。愿为松柏姿,为君充栋梁。
西风吹苧衣,执手情何极。有使即寄书,无使长相忆。
野径苔荒客少到,双扉春昼常关。朱栏曲曲水流湾。
莺啼修竹里,犬吠白云间。
远翠飞来白似练,望中碧浪青山。桃花烂漫竹成斑,杖藜沽酒出,麋鹿采芝还。
醉拖筇去,把湖光山色,揽归无际。桑叶染黄橙衬绿,云画夕阳红里。
下下高高,行行止止,不尽登临意。冷风扑面,湿衣无数空翠。
遥认萝薜深深,柴扉半掩,有故人高寄。且觅村醪呼酒伴,块磊胸中消未。
明日幽寻,琉璃万顷,又棹扁舟矣。山灵应笑,千秋此客能几。
银鲈重引江湖兴,金掖初分鸳鹭群。白水春帆瞻细雨,青天绝塞送孤云。
最震伤心,二十馀年,不见吾亲。记临终有托,累公弱息,没身不负,勖我先人。
思旧情深,矜孤谊重,几载从游若饮醇。今回首,叹骑箕去后,忽判多春。
像惟三益传神。恰刘子、兹图亦写真。看霜髯雪鬓,丰标如在,苍松乱石,笔墨犹新。
补景为谁,妇翁吴老,也向重泉结比邻。题词罢,对一天风雨,百感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