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六首 其一

几尺江东雪,同时户北风。全家愁坐外,寄命苦吟中。

已分书帷冷,偏憎酒盏空。漫将丰岁兆,去问白头翁。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猜你喜欢
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栖隔雪林。多傍松风梳绿发,
只烧崖药点黄金。澄潭龙气来萦砌,月冷星精下听琴。
曾梦先生非此处,碧桃溪上紫烟深。
楚山重叠矗淮濆,堪与王维立画勋。
白鸟一行天在水。绿芜千阵野平云。
孤崖拂阁一光见,极浦渔舟晓未分。
吟罢骚然略回首,历阳诗社久离群。
御沟覆盖柳寒犹噤,芳草池塘暖尚微。
玉色怡融何事喜,一年苔绿遍君圜扉。

幽趣无人会,天宽物自容。夔休怜踸踔,鱼勿为噞喁。

吟苦秋虫适,身闲沙鹭慵。举头常见日,山水任重重。

穷途恨,斫地放歌哀。几许伤春忧国泪,声家天挺杜陵才。

辛苦贼中来。

薄薄罗衾裹梦单。秋深怎奈五更寒。不堪晓月又团栾。

藕断丝连萦病骨,香残粉褪息余欢。一番肠断唱孤鸾。

志士身许国,夫岂慕高爵。感慨九重恩,领受千里托。

安边志获就,解印良亦乐。厚禄弃千钟,壮气横六幕。

造朝吐奇论,投合期契钥。终焉谩喋喋,远意谁领略。

琳馆返高卧,铃斋休画诺。拟寻一亩宫,未办千金橐。

松楸已在眼,阡陌想交错。回头长安日,倾心比葵藿。

东风吹园杂花开,不忍虚掷委黄埃。且来相就饮一斗,渐老逢春能几回。

逃空每喜足音闻,之子相逢真可人。
知友无非大父行,求君须向古人伦。
蛮烟倾盖情如故,蜀茧题诗墨尚新。
文采风流百不俗,更馀笔力挽千钧。

半生辛苦母兼师,朝课经书夜课诗。但得汝曹能努力,馀生终有展眉时。

曲江山水县,暇日好弹琴。要将流水意,遍作颖川唫。

王风周末异,瘴色日南深。更点分明处,县知令尹心。

路经山径一囊空,野鸟山花笑我穷。我道归鞭还是富,担头明月与清风。

人到中年万事慵,我今况是六旬翁。
归心已薄西湖水,余力重修古泮宫。
官里简书尤可畏,案头笔砚岂无功。
迩来士习殊轻陗,愿与醇儒振义风。

肠断琵琶曲里声,绿云天远不胜情。归家玉板休轻触,鹦鹉能呼旧日名。

山无岁暮庚辰雪,柳少湖边癸亥春。自笑空堂双屐在,不知著出向何人。

孤愤全凭尺素书,一官牢落竟何如。
兵威似火难言熄,世事犹棋祗报输。
鱼弃青蒲归浅渚,鸟忘白粒堕枯株。
札人纵有忧天志,忍见鸱夷赐子胥。
本有瓜葛旧,况乃桑梓情。
浮云无定姿,飘泊湖溪滨。
春晴百花发,忍对江头别。
垂杨弄柔丝,含愁不能折。
湖溪故人心,寒潭照秋月。
一别经十年,俯仰伤契阔。
为言山中友,青阳半华发。

说佛谭仙总渺茫,萍蓬何地话行藏。秋心半为诗人瘦,夜漏偏于独客长。

无用文如前岁历,大难身似逆风航。年来侘傺应同感,谋隐何时薄禄偿。

新构茅堂就竹西,渭川千亩共襟期。
清风扫榻秋来早,苍雪团阴月到迟。
插棘每遮东面笋,脱巾还挂北边枝。
寻君记得曾留宿,日出三竿尚不知。
仙李栽培旧满门,归来仅有一株存。
年年碧实和烟摘,老子未尝先乞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