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 其七

王蠋能存齐,功与安平似。义激亡大夫,相聚求王子。

一言作战气,燕军尽披靡。布衣不北面,在位宁无死。

徇国成功名,为齐复伦理。襄王得立时,封爵乃忘尔。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凭阑却忆骑鲸客,把酒临风手自招。
细雨声中停去马,夕阳影里乱鸣蜩。
锦屏夜夜。绣被熏兰麝。帐卷芙蓉长不下。垂尽银台蜡灺。
脸痕微著流霞。瞢腾越恁秾华。破睡半残妆粉,月随雪到梅花。
穷通应计一时间,今日甘从刖足还。
长倚玉人心自醉,不辞归去哭荆山。

明辉严敞寿春前,仪凤翔鸾曲水穿。欲就金阶连翠沼,更开花洞远相连。

三数茎须细捻金,圆齐五瓣外红深。
酷憎媚俗长垂首,善处骄阳不动心。
色变化成丹灶火,时开落应土圭针。
感怀南北多分裂,此独全名古到今。

饥禽高噪日三竿,积雪回风堕指寒。秀色暗添梅富裕,绿梢明报竹平安。

冷侵翠袖诗肩耸,春入红炉酒量宽。帘外有山千万叠,醉眸浑作怒涛看。

正南午,侍奉尊亲莫辞[诉]。
回干就湿长成人,如今去合论辛苦。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凝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初月遇高岑,微光那可寻。雨馀垂澹潋,松杪挹清深。

窈谷虚无外,空庭物象沉。且留来夜色,暂许白云阴。

凉夜谁同玉簟眠,湘波冷浸一枝莲。君王不学中秋月,处处分身处处圆。

南药东边白阁西,登临身共白云齐。上方顶上朝来望,陡觉群峰四面低。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
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
一自承恩入建章,为怜妾貌侍君王。
殿头自此书名字,日日联班近御床。

烛花渐暗,似梦来非梦,今夕何夕。帘幕生香人醉里,家住深深密密。

送客难为,独留无计,此意谁知得。相看无语,可怜心绪如织。

缓辔踏月归来,空馀襟袖,有多情脂泽。浅笑轻颦追想处,眼底如今历历。

著意新词,于人好语,过后应难必。今宵酒醒,断肠人正愁寂。

茅斋新卜小山东,野竹盘根旧有丛。
柔绿近抽三两个,便能摇影向春风。

妾冢旧住古长干,荡子风涛十八滩。一逐江潮去不返,年年江上孤帆远。

正是离人肠断时,湓城月出浔阳晚。

元气融成知几春,石人峰好与谁论。擎天不老岁长在,捧日无言形独尊。

每为头先生雪白,何尝口解把霞吞。登高望处浑疑活,自许相随游洞门。

尧母城荒秋气高,关山马首敢言劳。金门止惜东方朔,洛社谁为左伯桃。

诗满奚囊凭漫灭,蓬堆潘鬓任萧骚。村人近水浑如画,应识轩车逊尔曹。

清明节,何用皱眉头。今日有花还有酒,此身无事便无愁。

兀坐最高楼。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螯,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二十余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