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云满前山欲蔽天,林光岭色竞芊芊。幽岩绿染苔中石,阴壑苍流草上泉。
欲望芳菲迷处所,长依黯淡作周旋。临阶点点伤心滴,尽日愁人眼共穿。
北山虎有穴,南山虎为群。目光如电声如雷,倚荡起伏山之垠。
百人一饱不留骨,败雷坠絮徒纷纷。空谷绝樵声,长路无行尘。
呀呀垂涎口,眈眈阚城闉。天地岂不仁,社公岂不神。
哀哀太山妇,叫断秋空云。可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
世上无复裴将军,北平太守今何人?
杨柳低金缕,鸬鹚滟玉蛆。纵无山简马,也伴倒骑驴。
攘攘忽超岭,冥冥遂投村。不知来远近,但见行者奔。
风起草木动,牛鸣人语喧。妻子局道隅,泪下声吐吞。
老翁墙头看,为我启重门。掬泉沃烦热,坐我林竹根。
稍觉颜色定,岂知心魂翻。兹行寔仓卒,感君言貌温。
平生亲与友,此日焉足论。
百草在中野,霜露零悴之。君子怀古先,怆悽以遐思。
筑亭墓田下,负土起崇基。疏敞而不华,修楹带高茨。
岁时来祀墓,聚息恒于斯。目泫荆棘丛,手攀松柏枝。
行人为驻马,问此今为谁。人言萧氏墓,孝孙能尔为。
教授得俸钱,不营寒与饥。结庐会宗族,买田供祭祠。
父老共嗟讶,观者垂涕洟。此意良已厚,此事俗已亏。
永言锡尔类,视此萧阡碑。
行行别楚州,秋芜半苍莽。关河飏旌旗,令人心怏怏。
礼乐百年间,于焉日悽怆。历此艰危中,别郡政劳攘。
何由得清夷,复见桑麻长。故人居桃源,买舟得独往。
坐我广厦间,薄言慰遐想。维此秋方中,桂月延清赏。
连甍接层台,夜色亦萧爽。主人情更真,顿觉脱尘鞅。
吴歈侑金尊,讴歌共抵掌。欢会亦可期,乐事非勉强。
醉后下高楼,凉月犹在仰。
东西对孤骞,杖屦可幽歇。容光日月来,矧此明四彻。
鳞木张幄翠,蜃泉飞玉洁。往往得意时,宛在广寒阙。
野径苔荒客少到,双扉春昼常关。朱栏曲曲水流湾。
莺啼修竹里,犬吠白云间。
远翠飞来白似练,望中碧浪青山。桃花烂漫竹成斑,杖藜沽酒出,麋鹿采芝还。
几年南北声名,有纯孝子骞苗裔。逃儒自爱,翛闲天赋,神仙标致。
归隐东湖,醉游南浦,满襟清气。想当时、宦海风波浩荡,从前错,如今是。
追念父师恩重,恨年华、暗随流水。锦帷夜醮,黄坛春静,绿章封事。
香雾空蒙,步虚嘹亮,孝通天地。玉皇优诏答功勤,寿甲子,三千岁。
万峰遥落暮云低,一醉都门忆解携。大陆沙惊鸿并起,长亭路晚马偏嘶。
林风送暖回吹律,山雪收寒避赠绨。共有探奇金碧约,轩车何事不同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