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首 其四

大丈夫,须猛烈。打破从前伎俩,直下斩钉截铁。拈却佛祖机,拔却系驴橛。

岂不见睦州为人太亲切,拶得云门脚折。后来儿孙不辨端倪,却向推门处辨别。

若也恁么参禅,驴年未得休歇。妙严不惜眉毛,与你当头拈出。

南赡部洲人,常在北郁单越。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禅扉倚石梯,云湿雨凄凄。草色分松径,泉声咽稻畦。
棹移滩鸟没,钟断岭猿啼。入夜花如雪,回舟忆剡溪。

内郎进表未平明,八玉排行御路平。今夜皇舆宿斋殿,九重和气满宫城。

禁宫春色最妖妍,桃李扶疏满眼前。斗草踏青携伴侣,更寻何处画图仙。

牙帐森森画戟红,心源澹澹玉壶空。身如岘首羊太傅,意似鹿门庞德翁。

一贯精觕千虑到,两忘真赝万情融。观公尚得今人爱,始觉东家道未穷。

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衰柳啼鸦,惊风驱雁,动人一片秋声。倦途休驾,淡烟里、微茫见星。尘埃憔悴,生怕黄昏,离思牵萦。
华堂旧日逢迎。花艳参差,香雾飘零。弦管当头,偏怜娇凤,夜深簧暖笙清。眼波传意,恨密约、匆匆未成。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

滔滔五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五溪多毒淫。

惯伴山僧汲涧泉,懒随年少梦游仙。
风流输与贤兄弟,朱阁临风教李娟。

十三人,破万人。倘不反,谁等伦。豆子䴚,高鸡泊。霸才不入凌烟阁,就中最惜王君廓。

一沟流水几桥横,岸上人家种柳成。来岁春风一千树,绿烟和雨暗重城。

紫金光聚照山河,天上人间意气多。
曾勑文殊领徒众,毗耶城里问维摩。
色比琼浆犹嫩,香同甘露仍春。
十千提携一斗,远送潇湘故人。

千里风烟栋宇间,地形西去接松关。尊前奚霫来朝地,云外幽营不断山。

故垒芜城人物换,断云落日古今闲。百年兴废人空老,水自东西鸟自还。

议论方前席,功名早上坡。
去帆瓜蔓水,遗爱生枝歌。
同志晨星少,孤愁暮雨多。
倚风穷望眼,碧色涉平莎。
雪色侵凌绿剪芽,枝抽寒玉带金葩。
北堂回首伤心处,却复令人恨此花。

名园常作客,吟味送生涯。世事经千卷,愁怀酒一车。

黄花应笑我,白首未还家。故国正戎马,年年负物华。

马融方直校,阅检复持铅。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

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

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

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水出昆崙山起云,钓人樵父昧来因。只知洪浪岩峦阔,不肯抛丝弃斧声。

川原绿已张,春去今何在。
深树涵幽姿,微云弄晴态。
禽声互酬应,林霏閒明晦。
渐远人迹稀,清音自虚籁。
修林平沼久荒埃,招领春风一笑回。
扫净莓苔分径岸,剩添桃李结亭台。
时因休吏文书了,忽作閒人杖屡来。
待与邦人同醉乐,一樽何惜少徘徊。

前江风顺水平流,渔妇移舟折海榴。折得一枝簪绿鬓,怕归古渡对人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