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政拙心劳愧此身,一麾便合挂朝绅。青山有意迎仙客,白日相逢是故人。
见说卑宫恢禹迹,时来击壤颂尧仁。玉川寸铁真无用,地上空愁虮虱臣。
关关柳幄莺怀友,曳曳花房蝶乞邻。未羡西园冠盖客,稍关南浦别离身。
沉香亭上酒醒迟,正是君王赐浴时。知尔先秋畏摇落,十分春色在蛾眉。
门里桃花想去年。几回惆怅晚风前。余情难续云蓝袖,旧恨仍留唾碧衫。
双泪落,一灯悬。魂销只有梦相关。生平怕近楸纹局,才到中心不忍弹。
回车已嫁衡门下,将去复留情不舍。举家欲语畏郎嗔,独自登车无送者。
吞悲惟恐路人知,默默还思初嫁时。父母殷勤受明礼,良媒宛转来通辞。
入门郎听舅姑语,妇道营生在勤苦。淡妆不用画蛾眉,朝采蚕桑暮机杼。
亦知朴陋人所厌,习成天性终难变。丈夫有才常好新,贱妾薄命何嗟怨。
缲丝在车犹未除,亭午当炊谁下厨。但得新人亦似此,庶免高堂烦老姑。
到家无面见邻姬,独掩寒闺双泪垂。少时只恨青春促,今日方愁年老迟。
春夜一何永,置酒临高堂。宾从列四座,广乐奏东厢。
清歌激流羽,琴瑟悲且良。高张发促柱,哀音不可详。
沈吟欲何待,酌醴不盈觞。人生天地间,辟彼隙驹光。
世路岂不怀,坎?多所伤。乘时慎自保,为欢殊未央。
亭亭一风榭,脱屦席可即。阶前双白鹤,相迎似相识。
园柳正春荑,俄看叶已齐。迎风为浪弱,带雨逐人低。
望远枝堪折,飘空絮欲迷。愁将千缕结,思向万条睽。
露浥青郊陌,烟沉绿水堤。妆台临镜画,绣阁拂帘跻。
弄影娇莺啭,垂阴过马嘶。依依怀往路,郁郁想中闺。
征客归来见,那堪作别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