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公元七o三年)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公元七o七年)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乂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长江水自光摇空,阳侯欲与风争雄。涛头不受水犀弩,鲸波欲卷冯夷宫。
径须便入虎溪口,净洗平吞云梦胸。人言上水得风浪,下水得风终少功。
平生万事尽难偶,政要东风渠不东。江边一叹良细事,而亦龃龉烦天公。
儿时望事到白首,事不如意十八九。不如快饮风流泉,夜看青山衔北斗。
膻秽初闻颍水清,东君更复过蒙城。应须鄂渚兵同入,贼垒聊烦尽刬平。
吴君天下士,爱竹比良友。平生益者交,意岂在杯酒。
亭居众鞅绝,林卧清风久。十年别江南,吟讽常在口。
嗟吾寡留玩,性本厌尘垢。愿招肩舆郎,径造羲皇叟。
此物生已遐,斯人亦希有。托君多病躯,藉此针石手。
兹意予所投,君当报琼玖。
亭中留客处,客至亦忘归。把酒看春草,西山日已微。
谁遣台星坠海隅,秣陵无力挽金枢。韶华未睹形容尽,风物无情泪眼枯。
绕屋慈乌声共苦,照人寒月影同孤。无端更树坟前竹,看取他年长凤雏。
读书避世喧,结庐五云表。淡薄足生涯,诘曲藏深杳。
仰观红日近,俯视众山小。沧溟舞澎湃,云气度浩渺。
乔松蔓翠萝,绝壁藏啼鸟。一派从天来,长练挂木杪。
海鸥忘机智,峒蝶忙飞绕。亦知山房静,而被俗客扰。
作诗寄殷勤,努力须壮少。他年腾踏去,蕙帐猿惊晓。
分手半秋矣,金粟又飘香。对兹云外仙艳,月姊忆瑶光。
不惜兔惊折取,好趁鸾飞寄与,镜助晓来妆。或用胆瓶供,静倚一枝旁。
想君来,东篱下,旧芬芳。不知近日消息,可有几分黄。
倘许翠衿人到,共把白衣酒酌,小醉正无妨。我辈不栉士,只合为花忙。
明亡已历四十载,死节犹然为故明。荒冢有人频下马,真令千古气如生。
惊风吹沙暮天黄,死焰燎日横天狼。巉巉铁穴六十里,塞口一喷来冰霜。
导骑局脊衔尾前,毡车轣辘半侧箱。弹筝峡道水复冻,居庸关头是羊肠。
横拉恒代西太行,倒卷渤海东扶桑。幽都却在南口南,截断北陆万古彊。
当时金源帝中华,建瓴形势临八方。谁知末年乱纪纲,不使崇庆如明昌。
阴山火起飞蛰龙,背负斗极开洪荒。直将尺箠定天下,匹马到处皆吾疆。
百年一偾老虎走,室怒市色还猖狂。遽令逆血洒玉殿,六宫饮泣无天王。
清夷门折黑风吼,贼臣一夜掣锁降。北王淀里骨成山,官军城上不敢望。
更献监牧四十万,举国南渡尤仓皇。中原无人不足取,高歌曳落归帝乡。
但留一旅时往来,不过数岁终灭亡。潼关不守国无民,便作龟兹能久长。
汴梁无用筑子城,试看昌州三道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