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睿德总无边,神皋择胜缘。二仪齐法驾,三会礼香筵。
汉阙中黄近,秦山太白连。台疑观鸟日,池似刻鲸年。
满月临真境,秋风入御弦。小臣叨下列,持管谬窥天。

  (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公元七o三年)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公元七o七年)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乂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日过千万家,一家非所依。不及行尘影,犹随马蹄归。

浮云如游尘,倏忽蔽白日。登高念摇落,岁暮一何疾。

东陵种瓜事,富贵宁可必。人生无南北,行乐时易失。

臣罪当诛父罪微,呼天呼父血沾衣。白头玄鬓《哀蝉曲》,减尽维摩旧带围。

寒灯焰小,骤讶飘扬,历乱抽琼叶。翠膏微沸。凝眸处、细语宛闻啾哳。

奇花漫结。偏对我、清谈飞屑。情黯然、怨绿愁红,诉与光明佛。

清绝萧斋拜月。奈闲愁逗引,无故饶舌。夜深休说。

银釭畔、生怕暗将春泄。吟怀正郁。且任尔、淡描轻抹。

卜曙窗、挥麈人来,同晓蝉喧聒。

平昔驰名蜀道难,旅魂流落古苔斑。土中宝树埋何在,泽畔灵魂些不还。

醉后烟霞仍物外,吟馀风月尚人间。一哀吊罢颓阳暮,江北江南尽是山。

人间元自有三山,不在虚无缥缈间。山上仙人圯上老,一编亲辅汉龙颜。

榆钱飞老,过了花时人事少。懒炷都梁,风过书签看在香。

绿阴新雨,闲校丹经消日过。佳墨匀研,莫放杨花入画帘。

登进英才追庆历,开延正论踵咸平。
朝廷有道长如此,拜赐宫衣信是荣。

竹里乌皮几,山中白板扉。家贫酒不乏,诗拙貌能肥。

鸟怪人声去,云兼日气飞。墙东那用避,名姓本知稀。

酒香牲腯主人归,正是猿惊鹤怨时。梅影小池春入画,竹声虚阁夜催诗。

世间真乐无多事,身外浮名只费辞。他日结茅容我隐,一章先当买山赀。

阵云起西北,中原暗黄尘。
岂无匡时算,无路不得陈。
书生亦过计,夜夜占天文。
匣剑似识时,中宵哑然鸣。
我亦发悲歌,沾衣涕从横。
为忆仙姿,相思恨、缠绵未足。从别后、沈郎消瘦,带围如束。消息三年沈过处,关山千里无飞肉。算谁知、中有不平心,弹棋局。
空想像,金钗卜。时畏玩,回纹曲。许何时重到,琐窗华屋。长得一生花里活,软红深处鸳鸯宿。也胜如、骑马著征衫,京尘扑。
籍甚何阳地,江山秀色连。
家声自岩野,帝梦协台躔。
彝鼎功镌勒,衣冠喜接联。
相门当出相,贤父又生贤。
岁必为霖雨,舟宜济大川。
渥洼龙种异,丹穴凤毛鲜。
击瓮知奇略,惜阴起妙年。
五车胸磊磊,万卷腹便便。
韩柳堪同步,班扬可并肩。
千言看落纸,一扫快飞烟。
未说才如锦,端知□似椽。
斯文当振耀,吾道不沉绵。
挥麈谈喷麝,书麟思涌泉。
鴒原真孝友,雁塔压儒先。
声价机云上,风流王谢边。
两科能俯拾,百和地更兼全。
当代江都相,今时司马迁。
紬书蓬馆盛,主爵粉闱专。
致主心公正,经邦力勉旃。
嘉谋辰必告,宣席夜应前。
遽向急流退,犹为郡绂牵。
道州迎竹马,漳浦示蒲鞭。
一节方持远,十行俄促还。
云霄知有路,雨露正无偏。
复喜升华省,重闻拥使权。
望尘将负弩,夹道看帷褰。
善化能均被,仁风自广宣。
片云时作雨,长夏水盈田。
赋已无三窟,民今戴二天。
江湖欣有岁,鱼稻不论钱。
爵未称德耳,天家厚报焉。
宣劳更内外,清禁召腾骞。
岂但狨遮坐,仍须锦护韉。
华才方烨烨,王道正平平。
草诏金门手,调羹凤阁仙。
勋华联竹帛,仪表称貂蝉。
馈鲤嘉辰应,垂弧异气躔。
中元明日是,皓月隔宵圆。
南圃开奇卉,东湖泛瑞莲。
屈卮浮蚁绿,曲篆引香旋。
善颂诗三百,深祈岁八千。
再摩金狄久,不许玉枝坚。
鸿雁昂霄远,芝兰满砌妍。
定知仁者寿,宁羡老而传。
自愧微生迹,尝蒙先正怜。
顾方纡墨绶,应念忝青毡。
剩喜逢初度,将何见意虔。
祺维遥献祝,敢继颂申篇。
嬴氏设防胡,烝沙筑冤垒。蒙公取勋名,岂算生民死。
运畚力不禁,碎身砂碛里。黔黎欲半空,长城舂未已。
皇天潜鼓怒,力化一女子。遂使万雉崩,不尽数行泪。
自古进身者,本非陷物致。当时文德修,不到三世地。

峥嵘澈倒景,刻峭俯无地。勇进攀有缘,即崄恐迷坠。

窅然丧五蕴,蠢尔怀万类。实际罔他寻,波罗必可致。

南山缭上苑,祇树连岩翠。北斗临帝城,扶宫切太清。

餐和裨日用,味道懿天明。绿野冷风浃,紫微佳气晶。

驯禽演法要,忍草藉经行。本愿从兹适,方知物世轻。

都休。留春春也羞。树树好花落尽,似清秋。怕向楼前望见,休教上玉钩。

又是垂杨影里、叫鸣鸠。

预作重阳半日游,行厨望客属鳌头。
樽前绿橘当时果,岭下清泉彻夜流。
新竹未斑秋正好,晚禾才熟岁仍收。
使君须尽登临兴,行捧天书未许留。
同向天岩最上游,诗翁来见九螭头。
僧房为映川原好,野水空随岁月流。
玉节朝天行日促,金风驱雨暮云收。
已摹大字镌山骨,要与匡庐万古留。

刮地初霜,临关半月,乱鸦飞尽。逢逢响彻,危烛戍楼烟烬。

碎乡心、三更四更,一更一点归期近。想提灯窄巷,老兵传语,月光如凝。

宵迥悲同省。但急节和砧,严声催枕。晨钟未动,谁报晓天鸿信。

自无人、深院漏沈,小尨觑竹遥吠影。总输他、断木中空,赚得残年恨。

旦作展遐眺,含滋尘既凝。山田蔚新穟,绿叶连丘塍。

湛露明禾巅,初曦犹未升。翛翛清气存,淡淡微烟兴。

西望匡庐高,五老弥崚嶒。骨立若穷士,峻绝嗟无朋。

而我居其南,秉质如相承。独复羞誇毗,引盼遥情增。

名隆五岳,秩映三台。严祠已备,睟影方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