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凤城杨柳又堪攀,谢朓西园未拟还。客久高吟生白发,春来归梦满青山。
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闻道鹿门妻子在,祗今词赋且燕关。
问予何事在人间,却为无钱可买山。愿得旧游身早贵,大家成就一人閒。
早禾打谷归高廪,槁秸堆场尚若云。目见田庐无此比,劝耕知自令君勤。
遁迹风尘外,萧然一古琴。鹍弦调雅咏,鸠杖为芳寻。
兴逐潺湲淼,情陶蔽芾阴。尊开倾柏叶,抱膝独长吟。
谚云四月天,阴晴最难作。蚕桑及豆麦,其性有好恶。
濒海无桑麻,豆麦乃本务。收之须及时,莫为阴晴误。
晨出硕中田,抱归日已暮。广场恣堆积,不妨越宿露。
掼床与连耞,筛把诸农具。家人分执事,留精粗使去。
所防风扬沙,更畏雨成澍。金气未坚甲,生芽一似怒。
水壮陵土母,为食致泄吐。勤惰争一刻,此苦欲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