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虫飞纨扇早知秋,明月穿窗照画楼。
洒泪两行何处落,临风寄向故园流。
沈天孙(公元一五八0年至一六00年)[明],字七襄,宣城人,洗懋学之女。生于明神宗万历八年,卒于万历二十八年,年二十一岁。明慧善读书,能为诗。天孙年十七,归屠隆子金枢,与隆女瑶瑟友善。瑶瑟既嫁,时时归宁,相与唱和。天孙卒末几,瑶瑟亦卒。天孙著有《留香草》四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山间风定水天深,閒望谁陪讲后吟。篙子船来应有语,几回明月去相寻。

独眠被出圭角,晏起帐承隙光。一老绸缪牖户,几人颠倒衣裳。

东轩闻道有花开,痴坐三椽首谩回。
纵得好晴犹懒看,那堪风雨揭天来。
幸甚干逢甲,皤然雨变霜。
彩衣云渐衣,纹线日初长。
预想慈怀动,先凭喜信将。
背人三数鹊,飞去觉匆忙。

芍药啼烟,倚晴昼、枝枝欲颤。恰又是、送春天气,夹衣庭院。

香径露浓围绣幄,软帘风细低歌扇。将去年、情事倚阑干,思量遍。

花与月,曾留恋。朝共夕,閒游衍。在睢阳古郡,商邱旧县。

记得浓香笼两袖,醉馀马上携归便。下小楼、红袖那人迎,人微倦。

梅风薄扇黯吴天,如墨坐迷窗晓。乱鴂催春去多少。

青门白社,销年梦影,镜里逡巡觉。弹剑懒,著书迟,酒杯只称花枝照。

依旧去年人,閒恨萋萋似芳草。烟萝路背,画㡧苕山,倦枕还寻到。

是宽鞋瘦策旧经行,又飞絮、飞花故相恼。一叶去,省识临盟鸥渐老。

此日虞山试一登,四观佳致翠层层。近城市店多沽酒,傍水人家半下罾。

红叶几村秋老树,白头何处晚归僧。分明一段江南意,借问王维画未曾。

柳着轻黄欲染衣,汀沙漠漠草菲菲。
晓风吹断寒烟碧,无数鸳鸯溪上飞。

深林无路饥猿啸,孤嶂镵空山鬼愁。自信凡躯换仙骨,振衣飞步过山头。

金陵亦是汉西京,君去应专作者名。长信旧传司马赋,奉常新拜叔孙生。

三山落日移吟舫,六代流风入醉觥。惆怅同心不同往,暮云空傍大江横。

三年淇幕奏廉声,一旦薇垣播令名。慷慨不矜新制度,深沉秖守旧章程。

肯同柔蔓缘危壁,閒看浮云点太清。日向慈闱供菽水,未饶仙侣住瑶京。

夜夜妾偏栖,百花含露低。虫声绕春岸,月色思空闺。

传语长安驿,辛苦寄辽西。

环中风物有谁争,即日诗情取次生。
云倦竟依檐际宿,雉驯时下竹根行。

寒雨肃然止,族云避孤月。月锋布威严,万翳落如劂。

屏息承静清,恭默思超越。叩帝更无阍,乘空亦有筏。

澄汰千载尘,浣涤山川骨。爽然游泰初,人天不容发。

秋崖一夕卷炎蒸,那更挥斤为斲冰。
碧落旧寻挥药灶,白芒长对读书灯。
相期大庾何多日,似出浮屠向上层。
纵有分张吾未老,定从台阁看飞腾。

残腊岁如客,土脉乾欲裂。以我径寸心,求天盈尺雪。

天高九万程,求之焉可得。同气或相感,素心与雪洁。

苍苍如不信,剖心甘自由。

不惯登临不习闲,孤舟荡漾五湖间。瞥然似入富春道,两岸迂回百里山。

袖海龙吟,巢阿凤羽,文章当日雄绝。壮游几换桑田,愤怀暗悲错铁。

人间何世,恰值我、江关时节。算分手、蓟北湘南,早办十年离别。

行倦也、玉骢愁咽,春半也、杜鹃啼血。眼前去路谁赊,客中醉颜易热。

飞绵万点,莫吹逐、天涯头白。祇送君、一片相思,梦绕旧京明月。

北风吹湖水,远行当岁徂。
孤舟无同人,根依唯仆夫。
遥睇高邮城,仿佛十里余。
落日去地远,飞雁与云俱。
悠悠思故乡,邈在天南隅。
慈亲倚门望,我身犹道途。
羁旅岂足恤,但念骨肉疏。
何当脱行路,归卧山中庐。
私言切语谁人会,海燕双飞绕画梁。
君学秋胡不相识,妾亦无心去采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