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白蘋红蓼秋江岸。早有蜻蜓斜睨。须褪蜂黄,乳含菽玉,恹恹倦起。
乍历金风,谁知渐老,蜜房深闭。应只似、天宝鸡坊皂衣,人在空记得霓。
裳事零零玉露,含愁漫、阁住泪珠难坠。无情忍见蹴碎,菱花啄残菰米。
自惜残香,又逢劈破,辰离烟水。问多情、碧藕抽丝,可得经时重繫。
淮南靡丽地,门市多纷华。闭户事太玄,将非杨子家。
寂寞葆清静,上堂致温情。十年一斑衣,恭命银台省。
陈情如令伯,忠孝帝俞怿。入门昼锦裳,爱日照颜色。
昔贤勤学道,道在无百里。何论秀与顽,斯民皆赤子。
宁为质朴全,勿为狙诈使。毋喜于近功,务几于上理。
酷吏不可为,俗吏亦云耻。鸾凤所发轫,未尝非荆枳。
守官如守身,饮汝以吴水。勉旃勖自今,期与古人齿。
当年读书山堂中,夜喜与君灯火同。尘编壤简如蠹攻,弱质鄙钝烦磨砻。
新诗如洗露芒锋,逸气欲倒浮云骢。轻裘肥马世上雄,吾徒一饭尝未充。
君如孔翠愁彫笼,我亦哀鸿避鸣弓。孤城一别天西东,几见黄叶飞霜风。
寄书无由魂梦通,西望落日衔千峰。他时云雨傥相逢,犹思惊雷起池龙。
鬼神无赖欺天公,哀哉若人竟死穷。自闻君亡阜生胸,上诉九关无路从。
百年过眼如转蓬,梦时忧乐觉即空。长夜漫漫何时终,作诗寄哀投殡宫。
几年坐啸元戎幕,一日来簪御史冠。已有声名惊海内,更须风采动朝端。
星明使节三台近,霜落江城六月寒。应救倒悬如水火,东南民力正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