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乱后阊门无旧业,玉兰台馆委烽烟。移家远向天池住,文肃松楸怆墓田。
非仅谋衣食,人閒心却忙。
声联随地义,力任一身纲。
无憾敢言敝,加餐尚乏粮。
将何消旅夜,薄酒胜茶汤。
断汊惟馀旧姓存,倚阑投饵说当年。沙鸥曾见园兴废,近日游人又玉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