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吴几道迁右正言知谏院

精金喜入陶熔手,玉鉴直须明主知。
志士本来能许国,古人所恨不逢时。
汉成不用朱云剑,舜帝尝闻大禹辞。
莫道孤居无感激,挼挲两耳听京师。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猜你喜欢
杜宇声声频唤,春渐去。暗碧柳色依依,湖上迷青雾。残香净洗红兰,昨夜朱铅雨。金泥帐底,双虬自沈乳。
天际,渐迤逦片帆南浦。一笑蔷薇,别后酒杯慵举。江上琵琶,莫遣东风误鹦鹉。泪拥通宵蜡炬。

扬鞭望招隐,尘思漠然收。云接青林合,泉兼碧草流。

疏钟传别壑,晚日动前楼。嘉遁平生志,吁嗟得暂游。

越流饮醇酎,街亭正军律。劝惩妙微机,今古轨辙一。

韩昭戒梦言,荀攸贵深密。此事难语人,端居幸时绎。

不嫌来往日诗筒,春兴无穷我欲东。
一雨放行三尺水,万松回纳半帆风。
且将南浦难题景,寄在西山绝顶峰。
柳处酒家花处寺,并留他日款游从。
黄菊有名花,渊明无酒官。
酒多人自醉,花好月同看。
老未厌人世,天教共岁寒。
未应携不去,高步蓬莱山。
我从清湘发源来,直送湘流入营水。
故人亭前合江处,暮夜樯竿矗沙尾。
却从湘口望湘南,城郭山川恍难纪。
万壑千岩诗不偏,惟有苍苔痕屐齿。
三年瘴雾亦奇绝,浮世登临如此几?
湖南山色夹江来,无复瑶篸插天起。
坡陀狠石蹲清涨,澹荡光风浮白芷。
骚人魂散若为招,伤心极目春千里。
我亦江南转蓬客,白鸟愁烟思故垒。
远游虽好不如归,一声鶗鴃花如洗。

高下理有定,金房须玉骨。不解理有异,三五月圆缺。

昔为锦绮丛,今为蕉萃窟。娇卧邻皂刍,夜半闻马龁。

遥梦赵王宫,盈盈望秋月。

万物本空寂,浮生方沼中。
鸥轻时出没,萍散只西东。
槛外风初息,天边月正融。
了无尘可濯,危坐照衰翁。

海晏河清日,风调雨顺时。大家惜元气,保此万年基。

终古名山奠大东,遥瞻云汉倚穹崇。千峰明灭天高下,万壑晴阴气郁葱。

星土盘回元化转,仙闾缭绕百神通。真游五岳何当遍,首蹑烟萝上碧空。

戍边岁月久,恒悲望舒耀。城遥接晕高,涧风连影摇。

寒光带岫徙,冷色含山峭。看时使人忆,为似娇娥照。

山下白云缥缈,水边红树依稀。信有桃源深处,渔人今亦忘归。

麋鹿食田谷,自向田中聚。饱来山上眠,岂念耕者苦。

海畔闲鸥,趁萧斋夜凉、同赋团雪。又是疏帘吹雨,蕙枝香发。

漫诉琼箫旧怨,怕酒醒、垂杨凄绝。而今便、不梦扬州,暗愁消瘦诗骨。

尊前壮心易歇。听山阳倦笛,何事轻别。客里登楼,都换故乡云物。

多少西园俊侣,待共觅、棕鞋青袜。问恁日、顾曲人归,画栏重醉秋月。

独立苍茫湖上台,千家烟火隔蓬莱。船依古岸渔归晚,花落孤山月满苔。

彭蠡平分红蓼渚,匡庐半入白云隈。酒阑不尽当歌思,徙倚东风未易裁。

淡云微雨朝鲜使,去鸟归渔交趾才。我是中朝旧供奉,江湖白发首重回。

吴山古寺近溪边,高阁虚堂景象全。林下寂寥炉火尽,未眠犹听夜行船。

去年逢表春,朱颜映桃李。
今年逢青春,白发压双耳。
人生七十年,疾若东流水。
不了本来心,生死何由离。

幽人结交异凡俗,平生爱此潇湘绿。醉日移栽閒地遍,炎天坐倚清风足。

岂同踏雪觅寒梅,不似休官为黄菊。天际期看彩凤下,溪清或见苍龙浴。

我昔閒居大庾南,手执遗经向空谷。幽怀独与此君期,肯使春花乱吟目。

风度年来久暌别,世情日见多翻覆。劲节不渝终比石,清标言念温如玉。

知君有意结岁寒,嗟我无端动心曲。何当骑马造斯轩,更为狂歌继淇澳。

  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而是时,家事亦滋出。由斯以来,西北则行陈、蔡、谯、苦、淮、汴、睢、泗,出于京师;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并封、禺、会稽之山,出于东海上;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由浈阳之泷,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鱼汹涌湍石之川,巅崖莽林貙虺之聚,与夫雨旸寒燠、风波雾毒不测之危,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药物,庐舍器用,箕筥碎细之间,此予之所经营以养也。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遘祸而忧艰也。太夫人所志,与夫弟婚妹嫁,四时之祠,属人外亲之问,王事之输,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其一二之粗也。得其闲时,挟书以学,于夫为身治人,世用之损益,考观讲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视而嗟也。

  今天子至和之初,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予之力无以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或疾其卑,或议其隘者,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遂历道其少长出处,与夫好慕之心,以为《学舍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