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老觉粗疏过往时,赤心今始为君披。交情大抵无新旧,人事从来有合离。
见说片辞能折狱,未尝一话不言诗。河东自古文明地,可惜儒冠感遇迟。
不用胭脂点染新。墨花落纸自生春。好凭毫素见精神。
合共诗人留小影,拟来姑射是前身。超超风格两无伦。
神宫郁岧峣,曾岩露晶荧。遥望飞甍高,惊指朝霞升。
陟磴耀流目,跻庭肃群心。我欲问太乙,陈词叩幽沈。
射牛典既遐,瘗玉迹亦湮。俯仰眷春祺,惟此褕翟尊。
范金焕宝服,色映河汉明。幡幢何飘飖,侍从罗群星。
灵贶一以昭,对越拟紫宸。厥祀匪徒然,锡胤蕃斯人。
载协勾萌期,言应郊禖辰。灵雨润遥泽,惠风澹群氛。
浩矣《青阳歌》,长此徽箫笙。
画舸住鸳鸯,记两湖,揉蓝春色如染。烟雨满深蓝,一湾柳、吟笺旧曾题遍。
别来香径,草芽帘外东风浅。石梁碧水,三百里,常对閒云片片。
人生几见斜阳,想叶暗啼莺,巢分乳燕。楼阁正新成,峰南北、烟际翠含双点。
高怀此处,放杯宁为梨花怨。梦中应识相思路,不信西泠犹远。
道冠金缛。羞作趋时结束。可中庭。疏影分缃缥,轻香度素馨。
露犹溥晓色,风不带秋声。谁送东篱酒,醉渊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