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绛(1012~1088),字子华,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第三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卒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宋仁宗(1023-1063)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榜眼是王珪,第四名是王安石),除太子中允、通判陈州。哲宗即位,改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康国公。元祐二年(1087),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谥“献肃”。
无踪无迹,难语难言,依依只在心曲。雨冷云昏日暮,海涯天角。
轻衾梦回酒醒,夜悠悠、虫响灯绿。事去也,纵相怜、不是那时金屋。
镜里清扬婉婉,凭朱槛、知他为谁颦蹙。凤老桐枯,惨淡九峰青矗。
湘江泪痕未尽,有哀猿、相伴幽独。向此际,更那堪怀古送目。
南邦有佳士,淳朴君子风。登朝十年馀,墨绶犹在躬。
维昔治莆日,化与由也同。监司匪宣尼,谁哉赏其功。
再命涖恒山,冰心晚弥笃。予惭旧令尹,有政不可告。
驱车蓟门外,把酒燕台曲。大道坦且直,一试千里足。
不饮鹿溪水,弹指俄三秋。鹿溪多诗人,云集十宜楼。
平生与我好,夺帜骚坛游。相思命驾访,岂惮道里悠。
主人今陈遵,爱客投辖留。别情未及叙,满案罗珍羞。
嘉宾联袂至,入座偕应刘。洪生老祭酒,最初交契投。
文笔雄绝岛,万物困雕搜。赠我锦绣篇,高唱不可酬。
席罢复纵谈,煮茗南窗幽。焚香读古书,披图看地球。
方今东西帝,争长挥戈矛。海天风鹤时,雅会宁易求。
诸君舞长剑,余欲歌箜篌。时事日以非,天道与群酋。
东北望绿江,遥遥战云浮。角上斗蛮触,中华一蜗牛。
城火及池鱼,此事可隐忧。六鳌负员峤,久沉弱水流。
窃恐卖卢龙,更有一田畴。谋臣空满朝,未闻借箸筹。
吾侪亦何为?新亭泣楚囚。两国方用兵,算缗及车舟。
入笼鸟虽饥,一饱焉敢谋?但愿昆明灰,莫再飞瀛洲。
亲友长相保,无事到白头。
手挽冰枝那忍触,莫教香雪涴苍苔。并刀轻断梢头玉,笑引春风上鬓来。
六法流传派不同,南宗写意北宗工。古今画苑人如海,都萃先生一册中。
一衣一钵是禅装,何事留君云锦裳。城郭山林浑不异,空馀神木不为梁。
始发自龙门,绝壁痕如削。悬崖多佛像,不知何年凿。
江水傍崖趋,激越鸣蹊壑。杈丫天半石,向人头上落。
金鳌亦有背,飞仙尚留阁。怪石浮江湍,孤根潜水窟。
行当绝险处,顾盼生骇愕。似人立舟中,虚荡难稳著。
行行登山椒,始觉天宇廓。雄关扼形胜,烟光浩漠漠。
性僻爱奇险,幽居苦萧索。兹来得壮观,耳目因寄托。
凤林诗老,爱云岩鹤涧。两屐孤篷岁寻遍。把英雄儿女,白石清泉,研秋露,细向松窗编纂。
兹丘原胜地,往迹千年,不共昆明劫灰变。怎我梦来时,水走峰移,似一夜、铎声驱转。
倒不如、卧向卷中游,还识得庐山,旧时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