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绛(764年— 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人。唐代中期名臣。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初擢进士,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元和六年(811年)拜相,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封高邑男。后因与权贵有隙,以足疾求免,罢为礼部尚书,后入为兵部尚书。文宗时,召为太常卿,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公。大和四年(830年),山南兵变,李绛为乱军所害,年六十七。册赠司徒,谥号“贞”。
祗个当时发一心,通天通地总渠临。芝兰玉树今争秀,岂但一枝生桂林。
世间怪事那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
锐头竖子何足云,汝曹自死平原君。乌鸦饱宿鬼车痛,至今此地多愁云。
耕农往往夸遗迹,战镞千年土花碧。即令方朔浇岂散,总有巫咸招不得。
君不见新安一夜秦人愁,二十万鬼声啾啾。郭开卖赵赵高出,秦玺也送东诸侯。
周京周道已成今,空谷终须问尔音。千里徒思奔踶马,三年颇怪不鸣禽。
榛苓但许依山隰,苗黍虚劳竞雨阴。远听独烦君子讯,西方孰见美人心。
玉京才子宴瑶池,雪压梅梢春近时。尽道舜江登舜牧,却归尧殿侍尧咨。
鹏抟看即掀双翼,鲸饮何辞酒百卮。好是嫦娥倚丹桂,拟教人折一枝枝。
战士尸上虫,虫老生翅翼。目怒体甲硬,岂非怨飞激。
栉栉北方来,横遮遍天黑。戍妇闻我言,色变气咽逆。
良人近战死,尸骸委砂砾。昨夜魂梦归,白骑晓无迹。
因知天中蝗,乃是尸上物。仰面久迎视,低头泪双滴。
呼儿勿杀害,解系从所适。蝗乎若有知,飞入妾心臆。
僻境但流水,秋风隐计贫。石门槐叶暗,茅屋豆花新。
晚食忘兼味,天游懒徇人。将师广成子,澹泊葆吾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