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

北邙不种田,但种松与柏。松柏未生处,留待市朝客。

  沈千运(713—756),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家居汝北(今河南汝州)。天宝中,数应举不第,时年齿已迈,遨游襄、邓间,干谒名公。 《元结箧中集序》、《书史会要》载:“工文,善八分”。工旧体诗,其诗反对华词艳语,气格高古,当时士流,皆敬慕之,号为“沈四山人”。孟云卿、王季友、于逖、张彪、赵微明、元季川等皆其同调。有诗传世。诗人元结曾编七人诗为《箧中集》,千运为之冠。其诗被称“独挺于流俗之中,强攘于已溺之后”。诗中挽歌别诗多奇语,得后人称许。号为“沈四山人”。

  猜你喜欢
西郭天泉里,依依得旧游。
绮罗红芰晓,丝管万蝉秋。
柳碍秋千陌,萍枕祓褉舟。
华年勿复道,谁为驻东流。

晓与诸孙别,依然颇动怀。去乘兰棹稳,行得綵衣偕。

渔父遥连市,村扉半掩柴。夜来溪上宿,梦已在高斋。

林泉间富贵,缣素老功夫。古树檠苍干,脩庭拥碧梧。

只安车下泽,不侈骑传呼。轧轧成都道,还家日未晡。

昂藏七尺气纵横,箧内中宵宝剑鸣。屠市故人从偶语,屏风侍史不知名。

鬓华揽镜增霜雪,胸智探囊有甲兵。仍作弃繻关内客,西风吹短曼胡缨。

绳穿忆得去年事,惭愧高楼听落湍。红烛犹嫌寒话短,竹鸡亦道路行难。

相看白鬓经三世,耐得青松此两山。感慨便成孤负却,铜丸钱汁是常餐。

片石当年手自锼,姓名犹记古潭州。老来悔作儿童戏,质在长含瓦砾羞。

郡邑旧分从远谱,文章新价托名流。乡评世讲吾人事,传语云仍次第收。

帆飐微风深碧浪,远天低度行云。客中风景向谁陈。

山知今古事,水惯送行人。

坐看舟移芳草岸,岸边沙鸟来频。百年行客几逡巡。

不如沽美酒,归醉画堂春。

好样江边青雀?,愧君暂借不相妨。帆樯缥缈青天近,窗户玲珑白日长。

浓绿迢迢春到水,衰颠种种客还乡。却应耆旧遥知羡,况味浑如临汝郎。

天上张公子,家声四海知。晚方持使节,聊复拥州麾。

岭峤多遗爱,蕃人亦去思。远民应罢市,泪堕岘山碑。

病躯未去心先去,筋力无加却有加。七尺乌藤伴形影,一条白练入烟霞。

灵湫镇日倾盆雨,顽石当阳散宝花。莫道银河隔尘世,迷津何处不通槎。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筑著磕著,了无回互,
八臂那吒留不住。
行迈离秦国,巡方赴洛师。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
关外长河转,宫中淑气迟。歌钟对明月,不减旧游时。

钟山横翠楚江空,寒气随君马首东。吴越英华诗有料,吏民情伪事无穷。

雍容措置摅长策,慷慨施为合至公。三道伫看豺虎静,早回台阁复生风。

营丘自是浪仙流,写得空山一段秋。古木千章施锦绣,风光都属幔亭收。

恭已临万寓,宸居御八埏。作贡菁茅集,来朝圭黻连。

司仪三揖盛,掌礼九宾虔。重栏映如璧,复殿绕非烟。

寓居无不在天涯,莫恨秦关道路赊。缭绕城边山是蜀,
弯环门外水名巴。黄头卷席宾初散,白鼻嘶风日欲斜。
何处一声金磬发,古松南畔有僧家。
姑射山前雪照人,长安水畔态尤真。
步摇翘玉中心整,瓔珞涂金四面匀。
常笑荼醾藏浪蕊,独陪芍药殿馀春。
自从唐代来天女,直到平园见后陈。

疏放难违性,苔荒野巷深。到门黄叶雨,隐几白云心。

但使胜三雅,何劳戏五禽。吾生原不系,众累亦徒侵。

中年知学道,所得不造微。
老来衰拙甚,动与世俗违。
诗书束高阁,蓬藋掩坏扉。
自应车马绝,不待门墙挥。

前日过铜柱,今晨望虎牙。性命付孤舟,急滩纷若麻。

江束湍淅怒,轰轰走鸣沙。乱石森牡齿,揭天虎口砑。

悬流触石转,百折飞浪花。有时喷淖起,水石相谽谺。

斗矗一间屋,盘作千寻洼。俯愁裂坤轴,仰见侧日车。

偶与赍俱入,便闯龙伯家。柁师工撇捩,凝竦不敢哗。

狎恰已出险,身手良可夸。桅镫步头舣,旅鬓悲鬖髿。

饥寒真有力,迫我轻三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