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白白红红两不真,重重叠叠是精神。谁言跂石眠云客,也见长杨五柞春。
愔愔灶觚桐,采自樵人坞。徽轸不得荐,槫栌亦何补。
况复近庖厨,宫商委泥土。哲匠秉清规,知音慕中古。
正声归雅琴,俚耳蔺簧鼓。中郎不可见,虎贲犹堪取。
何时期幽寻,渌水游春渚。
尔岂偷仙药,毛华寿竟长。缺唇还鼓舌,脱距自投荒。
狡拟依坟窟,雄惟视月光。爰爰夸得意,暇计遇鹰忙。
凄凄夜色,且醉扶红袖,倚楼横笛。唤起玉龙,斜月鳞鳞晓星摘。
回首故人天际,欲书寄瑶华无笔。谁共我、枕石山中,霜冷露盈席。
南国,音信寂。纵千里相思,方寸堆积,悲吟当泣。不是思君定谁忆?
犹记一枝送影,香梦人、罗浮空碧。奈可翠禽叫转,不归也得。
冷官如僧舍如刹,入门但少孤磬戛。巷北枢曹肯相过,高论汨汨奋颉滑。
为语巷南有阁长,濯濯麋群彼尤黠。走访坐谈出近著,钩妍摘媸互标轧。
当其至处读者嘿,千里之车三寸牵。爬梳剔抉遂忘晡,向晚长嘶续鸣{紥虫}。
主人爱客客恋主,留饷豚鱼无特杀。上座自觉老可耻,领下欲髯首先鬝。
饭罢东林月高出,椭璧十已圆其八。白光射地翻凉波,上有树影秋毫察。
围坐杂言一言识,恶语须防报阍刖。归途巷南复巷北,矫矫秋空一双鹘。
吉金重鼎彝,精神孕山岳。铜花齧蚀余,得一夔已足。
吾师富藏弆,古器罗梣椟。商周众赢秦,审定剧精确。
就中西汉鼎,隶古铭可读。器盖蔌煮湘,鼻耳苔斑驳。
共自隃麋汧,量衡咸纪录。汉帝尊陶陵,蒸尝表虔肃。
五色歊浮云,金景灿盈目。火炎草木焦,硕果幸不剥。
拂拭入仙馆,赖免污莱辱。吾师位鼎衡,说士甘如肉。
爱士贡庙廊,俾为苍生福。爱鼎不自私,永图置岩谷。
突兀古谯山,大江绕其麓。中有南促鼎,光焰四山烛。
丹山珠交柯,蓝田璧合珏。自古物通神,有耦而无独。
海云枯木堂,厥鼎寄幽躅。丹青绘作图,琳琅书作幅。
送鼎载沙棠,絪缊云气覆。翻嗤饕餮者,岑赝纷争逐。
寿梦应晋求,甲父餍齐欲。名或夸嗜古,实不能免俗。
孰如此一举,鼎寿无疆祝。奇光夺珉碑,佳话压玉局。
遥夜山灵朝,皓月照黄鹄。
全州节,谁最烈。都司头,刺史血。刺史守城苦无兵,都司带兵愁远别。
同是天家戮力臣,相逢何必判优劣。人肉食尽鼠雀空,弓靴煮烂思杀妾。
拊膺一恸外援断,无人不憾湘漓月。丈夫死耳庸何伤,能为厉鬼真人杰。
君不见睢阳城内杀声哀,邻境笙歌尚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