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葭菼连天鸀鳿飞,碧山如画远相依。朝烟暮霭遮城阙,欹岸回塘有钓矶。
野水逢秋写衰鬓,林风傍晚入生衣。云中一道旌竿直,误认帆樯欲送归。
茕茕幽闺妇,袅袅当窗柳。盛年而离居,忽忽伤老丑。
临流采荷花,水深不见藕。愁如风中丝,错乱纷在手。
独携合欢带,谁结同心纽。佳期谅不违,岁月浩难守。
小聚城南尺五天,六街腊鼓又催年。一瓯苦茗饶乡味,却忆家山玉蟹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