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学江都相,遗忠太史家。绛帷今寂寞,青简尚光华。
谩奏三千牍,犹传四十车。诸生半齐鲁,东望涕横斜。
暮色伤心,重关极目,漭漭黄河之水。侯蠃馆老,朱亥茔高,直得英雄心死。
城头戍火,马上征笳,何苦愁人如是。最堪怜、千里蒯缑,牢落方当盛齿。
细数他、赵宋繁华,宣和节物,此事几多年矣。宜春灯烛,延福笙箫,多少六街三市。
有恨秋槐,无情社燕,换过几番人世。只空留、广武荥阳,一片惊涛剩垒。
中岁思远游,遐心在参诣。垂老迟出门,致远常恐泥。
翘首匡君庐,高深薄云际。客从山中来,为我说幽邃。
曰有古栖贤,珠林盛丛桂。玉渊澄素波,金井涵芳砌。
三峡泻奔雷,大声警聋蔽。上接紫霄峰,下瞰湖天势。
净成人境幽,松竹环苍翠。师王去不归,天龙森拥卫。
堂构仰象贤,箕裘须善继。我公道眼高,頫仰无一切。
十载主丹霞,心力穷微细。苦节挽颓纲,清操起流弊。
古道不可今,浩然拂衣袂。大笑行出门,孤风振南裔。
华亭归兴赊,江波共摇曳。取道入匡云,故山寻夙契。
旧业未荒芜,埙篪事耕蓺。我本住山人,出家须出世。
生平云水心,欲往还濡滞。去冬觐法筵,名山度残岁。
春风返旧林,百忧集如猬。暂别去还来,法堂己虚位。
绕径菊花黄,抚景商飙厉。怀人秋正深,望远庭阴翳。
大地鲜知音,登堂想真谛。顽哉跃冶金,寻思旧炉韛。
愿得半把茅,老来成活计。上与紫霄邻,近接栖贤寺。
长从郢匠游,运斤时斲鼻。大道无异同,焉知洞与济。
寄声高卧人,容我榻边睡。起来看远空,千峰互阴霁。
山色与溪声,句句无生偈。明年买草鞋,春江鼓兰枻。
寻师入宝山,化城非久憩。
尺幅波涛万里思,坳堂杯水即天池。凭君开只摩醯眼,看到扶桑日出时。
玉堂三老。唯识王三操。复许辨三台,更能润、三田倚靠。
自然三耀,攒聚气精神,运三润,依三教,永没沈三道。
须通三玉。方见三清好。真性照三峰,陡免了、三焦做造。
休论三世,诸佛现前来,得三乘,游三昧,莹莹归三岛。
古木郁参天,苍苔下封路。幽花无时歇,丑石终朝踞。
水竹散清润,烟云变晨暮。何必忆山林,直有山林趣。
天然元不作,清水出芙蓉。自挹瀛洲秀,因思太华峰。
神清天所降,根净地攸钟。若就观莲赋,名书必蔡邕。
神翁观主来相访,既去犹如梦见之。闭户著书吾党事,对床听雨昔人诗。
万羊何与分忧责,一物终能系盛衰。回首孤云自天末,竹阴凉坐看蛛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