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端彦听雨轩

诗问池堂春草梦,何如风雨对床诗。三薰三沐事斯语,难弟难兄此一时。

为母静弹琴几曲,遣杯同举酒千卮。苏公感寓多游宦,岂不临风尚尔思。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猜你喜欢
前日访潘阆,下马入穷巷。
忽见双笋石,卧向青苔上。
云是冯尊师,秋来留在兹。
今说东南行,问我坚乞诗。
又见宋阁老,亦言师甚好。
欲去天台山,即别长安道。
台合有群英,赠别瑰与琼。
琤然满怀袖,此事殊为荣。
安用徵吾句,吾道方龃龉。
老为八品官,有山未能去。
束发号男儿,出处贵得宜。
出则学臯夔,独立称帝师。
处则同乔松,决起如冥鸿。
谁能似蚯蚓,蟠屈泥土中。
师行甚可羡,云鹤无羁绊。
为我持此诗,题于桐栢观。
闻道山中出入稀,偶来溪上笑谈微。
野云不管田袍薄,寒逼瘦肤相伴归。

屋头乌桕午阴密,牛与牧童相对眠。不是官中催税急,十年前已学耕田。

僻居惟爱近林泉,幽径闲园任藓连。
向竹掩扉随鹤息,就溪安石学僧禅。
古琴带月音声正,山果经霜气味全。
多谢故交怜朴野,隔云时复寄佳篇。
许时闭户间疏散。风月无人管。自从阳律一番新。又把前回风月、送西邻。
浮云富贵非公愿。只愿公身健。更教剩活百来年。此老终须不枉、在人间。

葳蕤紫鸾鸟,口衔扶桑花。翱翔朝禹穴,双翼蔽天涯。

禹穴龙葱云五彩,千峰竹箭连沧澥。玉简金书不可寻,香炉天柱依然在。

为刑白马登天坛,冉冉龙舆望不还。四岳衣冠归郁水,诸侯玉帛待涂山。

涂山南去阳明洞,酌酒秦皇三石瓮。白鹤吟笙射的来,仙人荡楫樵风送。

樵风飒飒铸溪滨,当年此地成纯钧。雷公为鼓阴阳炭,天帝来看龙虎文。

烂如列星罗太乙,皎若芙蓉含夜月。登高山兮临深渊,一麾敌国皆流血。

嗟予亦是风胡流,心与天通事远游。君王未雪夫椒耻,臣子难宽范蠡谋。

玩弄仇雠股掌上,六千君子为吾养。繇来举事随天时,阴谋逆德蹈危机。

天地相参功乃就,援枹提鼓莫迟迟。避迟兮奈何,冲风忽起澥扬波。

逢君玄夷苍水使,授受天书鸟迹多。承以文璜覆盘石,昔年宛委山中得。

深藏不使鬼神知,默诵尝将符谶测。符谶今归大帻人,云台二十八星陈。

我着羊裘渔大泽,君攀凤翼上天津。天津迢遥接具茨,牧童七岁为轩师。

天授英雄非偶尔,何减黄公遇下邳。

我闻桃花源,其先是秦世。
当时避地人,岁久俱已逝。
其后长子孙,生理还不废。
种桃以自营,结茅以自憇。
有儿但发蒙,初不工六艺。
有田但收禾,了不输二税。
有鸡只晨号,有犬不夜吠。
渊明爱其真,为此成新制。
我久闻其风,褰裳思一诣。
所虑路难通,仍恐水难厉。
梦寐不能忘,抱恨知几岁。
所恨天见私,于此施嘉惠。
贻我万株桃,漫山迷眼界。
却胜开陵溪,草树相蒙蔽。
相去复不远,只在吾庐外。
人号小桃源,景物适相契。
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
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
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
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

偶即浔南地,川原路欲芜。老翁行乞食,稚子幼还扶。

未放开河卒,犹差守戍夫。为农那可卜,愁我在江湖。

晓来天气十分凉。时候近重阳。村落人家潇洒,篱菊有芬芳。年来渐觉,诗肠愈窄,酒量偏狂。好景不须放过,何妨一醉千觞。

耆阇拂天表,祇洹开地灵。谁移珠林树,来凿白石扃。

穹隆耸一柱,斜入无光青。庄严两宝塔,七级捎奔星。

迦相枝倒垂,樛流延上荣。旁有紫竹林,迸露赤玉瑛。

裶裶五彩幡,累累九子铃。应贞袒右臂,龙女立媌娙。

天乳五百道,放出琉璃瓶。味如醍醐甘,色如羊脂凝。

老僧敬导客,我倦脚欲停。相从乞涧薪,就此煮茯苓。

抛却幽居十七年,雪泥鸿爪记前缘。传神幸有机云笔,争似王维绘辋川。

嬴皇当极黄杨死,一寸霜皮生不起。峄阳老干青铜根,玉叶排秋十三子。

郁华羿妃缓两辔,迟回二万八千二。春秋九十短长匀,青红白黑上下均,千秋万岁奉明君。

明主不弃士,我自志山林。爵服岂无华,才疏力难任。

鸟向深山栖,鱼由深渊沉。吾亦爱吾庐,高歌复微吟。

密字仙家授,飞轮上苑迎。捩转九华灯。胸前香緤印,秘层层。

吴越千里广,故鄣临上游。江山号天险,人物自风流。

在昔为成国,于今亦大州。时平除圄守,地胜足遨游。

青嶂南朝寺,苍烟北固楼。莼鲈秋末老,行棹莫迟留。

腥尘西望满燕山,帝业河东指顾间。明月不关兴废事,夜深来照井湲潺。

过堂钟罢日三竿,如雾如烟锁佛坛。满地落红春寂寂,上林空翠画漫漫。

衲衣频焙薰笼暖,贝叶浓翻讲座寒。安得狂风为吹散,重扶短杖叩禅关。

将军令下闪旌旗,胡骑纷纷顿失威。
纵有突然骁骤者,不知身已陷重围。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