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平甫定庵五咏 其二 巢云

入山何所见,云树春濛濛。安知巢居子,避世于其中。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猜你喜欢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扑地枝回是翠钿,碧丝笼细不成烟。
应如天竺难陀寺,一对狻猊相枕眠。
闲思宇宙内,何物不由天。
定分不移易,劳心徒充捐。
鹏飞九万里,松寿一千年。
斥鷃与朝菌,逍的亦自然。
侯公缓颊太公归,项籍何曾会战机。
只见源沟分两处,不知垓下有重围。
危桥带雨无人过,败叶随风傍马飞。
半日垂鞭念前事,露莎霜树映斜晖。
好客风流玳瑁簪,重檐高幕晓沈沈。绮筵霜重旌旗满,
玉帐天清丝管声。繁戏徒过鲁儒目,众欢方集汉郎心。
寒笳一曲严城暮,云骑连嘶香外林。
留仙初试砑罗裙。小腰身。可怜人。江国幽香,曾向雪中闻。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
庾郎襟度最清真。挹芳尘。便情亲。南馆花深,清夜驻行云。拚却日高呼不起,灯半灭,酒微醺。
文化灭质甚尘土,物欲戕生剧豺虎。
三年挂舌坐林皋,日月往来云散聚。
夫容自与诗肠谋,虽无颜色媚涂陬。
梦随春草撩客儿,手抉去锦分潮州。
平生耻作山鸡照,对此忘其为不肖。
为华破戒哦七字,殆似五噫发梁耀。
李君不为掩覆之,唤取奚锦披封泥。
缫车引出万丝绪,衣被山谷春无辉。
山中华木迭宾送,人把荣枯同幻梦。
卧看夫容生未生,满目天机供日用。

玉井潜流为瀑布,诸峰喷薄如烟雨。天风吹断水晶帘,似见投壶诸玉嫭。

河汉纵横吹为梁,欲度不度愁参商。石髓金精不我与,银台玉室徒相望。

山鬼幽篁悲昼晦,美人其雨怨朝阳,行歌散发且徜徉。

日落无人境,停鞭借一椽。滩明流月碎,峰黑裹松圆。

凄绝猿声里,凉生虎气边。残黎家荡尽,何处哭苍烟。

夜光忽暗投,按剑知无因。倾盖苟如旧,异世为同人。

昔君向远谪,可赎人百身。纷纷燕蝠辈,相争错晨昏。

对面不相见,肥瘠越与秦。所愿崇明德,皓首期日新。

物理有相感,波间跃蕤宾。嗟嗟皇甫规,岂是中州人。

谁云闽吴远,眄睐心所亲。

开裳坐岩石,静僻胜尘区。
禽落闲庭果,荷侵湿岸蒲。
高情天外远,暑气竹间无。
浅井瓦瓶汲,低床桃簟铺。
江声空槛树,烧影照巢乌。
困睡抛书册,悲吟缺玉壶。
浮生如梦幻,世事任凫卢。
但得过从乐,无嫌此地迂。

张翁纸驴真有无,钱也何意传其图。印记虽明幅断裂,李侯完之亦奇绝。

所恨图尾钱有诗,就蛇添足将无痴。忆昔翁来集贤院,入宫诏许肩舆便。

一日声名人主动,千年面目吾今见。帝貌深沉玉榻雄,侍人一异三人同。

汉皇信有瑶池降,秦始枉慕蓬莱通。玄言未竟铃殿风,寸驴跃出青箱空。

有僮追捉双眼红,此驴䠥?盘当中。李侯一看一绝倒,每称独苦嗟良工。

细观张翁骨格古,徐福五利宁其伍。曰嫔真令天下疑,遄归转觉皇心蛊。

长生殿前牛女辰,广寒仙桂舞鸾身。世间但识申师巧,谁解中条放浪人。

法吏本止虐,非以虐为屠。
仁君除肉刑,仁吏泣丹书。
况以私怒逞,锻炼及非辜。
冥理绝好还,天网元费疏。
怀哉沈姆诫,可但俱焚如。
真空根蒂,全凭神息,分开五蕴精华。和畅六神,氤氲三岛,天河浪泛灵槎。乾鼎煮丹砂。正云驾坤牛,风送羊车。密运黄金井,成灿烂,结琼华。滋彰极妙生涯。放空圆显理,玄览无瑕。纯粹一真,通天透地,恢弘无障无遮。方寸括河沙。恣兴陪风月,醉卧烟霞。个里真消息,偏分付,道人家。

红影摇摇白玉堂,寸心只愿照逃亡。翰林记得皈来晚,荣赐金莲一炬香。

自古文章厄数奇,惜公磨砺度年时。淩云枉自誇三赋,避世何堪发五噫。

绕陌昏烟人去远,隔山皓月梦来迟。秋期海上鲸鱼至,更觅长竿理钓丝。

耐冷坐清宵,离情未即抛。犬从深巷吠,门听隔邻敲。

灯暗花生烂,梅寒月挂梢。偶然新得句,呵冻便分抄。

普天同荷帝,四海久销兵。夷虏终荒服,东南旧翰屏。

甄陶真宰事,桑土腐儒情。近喜蠲祖诏,恩波及耨耕。

露砌幽花抽玉簪,娟娟净对道人心。纤埃何有侵虚室,破壁惟应挂素琴。

鹿饮频来窥涧满,鸦飞不断绕岩深。莫将此意闻朝市,恐解尘缨到远林。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