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子厚咏雪之作

遥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仰视天正黑,寒气惨悲凉。

飞霰忽下零,雪花亦飘扬。飘扬未云已,须臾满空翔。

前山失旧姿,川谷流素光。念昔少小时,无事志四方。

五年江海上,不见雪与霜。飘飖今日情,浩荡谁能量。

凌晨饮一杯,竟日守空堂。伫立玩奇变,永言获新章。

踌躇欲何报,玉树生琼冈。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猜你喜欢
西掖持醇酒,东山就白云。开轩绿池映,命席紫兰芬。
舞度花为伴,莺来管作群。太平多乐事,春物共氛氲。
年年南涧滨,力尽志犹存。雨雪朝耕苦,桑麻岁计贫。
战添丁壮役,老忆太平春。见说经荒后,田园半属人。
将军身是五行精,日日燕山望石城。
待得功成身又退,空将心腹为苍生。
乾坤一传舍,日月两征轮。
邂逅逢馀闰,连绵送晚春。
巢边迎燕熟,枝上数花频。
渐暖茅檐日,吾将理葛巾。

十里楼台绿映红,酒旗轻闪楝花风。桥边树树闻莺语,总付游人半醉中。

炎精光复论元功,事业伊周信比踪。许国一心明贯日,存孤高节凛经冬。

甲区地势罗千雉,奎画天门跳六龙。自古至诚参化育,济时行道本中庸。

鸡足峰前,黄梅渡口,逗到冷泉几掣肘。若谓凌霄非正传,毕竟衣法属谁手。

野犴鸣,狮子吼,虚空昨夜翻筋斗。

瑶坛晴雪净春空,剑佩声沉苑路东。
霜露每勤忧圣主,貂珰无复肃斋宫。
通原燎火分宵白,拂树霓旌映晓红。
寂寞翠华谁望幸,惟余金粟鸟呼风。

老夫三月不出门,懒性有如嵇叔夜。圣明遇物先采擢,枯槁于时亦沾洒。

病驹只合中野弃,寒雀宁思上林下。印常不启信官间,书亦慵耽从容假。

淮南六月如早秋,未脱吴绫颇相讶。白雨三更沧海立,黄河一道青天泻。

池翻红艳落莲衣,石长绿文成藻藉。姑恶时鸣父老忧,鬼车夜过儿童怕。

空怀南苍人相远,岂有东家马堪借。百钱沽酒愧瓶空,斗米如珠抱衾卖。

已惭不作子虚赋,尚托端居广文舍。隐几南窗亦自高,驱车九陌知谁暇。

识字终非杨子博,题诗误许曹刘亚。但觅丹砂苦未成,久知白发那能化。

两峰绝境可诛茅,何处良田足甘蔗。赤城仙子玉符孙,双璧今倾凤台价。

楚筵设醴未应忘,齐门鼓瑟空遭骂。时看新学气如虹,病送残年肉销胯。

投劾终当去石门,日斜田父茅檐话。

本是名人后,才华宇内知。文章何阒寂,兵燹入流离。

海外书曾译,囊中术甚奇。流传已入世,可当一斑窥。

彩胜黄金缕,青丝白玉盘。
内家迎淑节,先奉太皇欢。

莫言人世重依违,青史他年有是非。贾子忧时聊短疏,屈平直道是危机。

偏州谪倅衣冠惜,三楚经行草木辉。从此召还知有日,别君何事更沾衣。

黄耳金毛耀两睛,附书曾报主人情。太平篱落长年静,不向花村吠月明。

闻说江枫动素商,天涯羁旅正茫茫。片帆鲈鲙乡心动,八载松楸客梦长。

今夕不消愁酷暑,明朝应得试新凉。莫将旧绪萦秋况,且逐征鸿过楚阳。

鸡泽有诸生,殷渊字仲泓。其父镇兴安,是为大陆公。

战守兼惠养,颇足慰兵凶。嗣昌出视师,剥削以自丰。

三日军无食,群怒集贪□。借公灭众口,竟以军法从。

渊乃大悲愤,叩阍渎宸聪。帝怒挠军机,欲诛怜幼冲。

赦归益自奋,誓洞仇人胸。乃与其兄岳,晦迹混樵农。

及闻嗣昌死,瞋目叱苍穹。贼不膏我刃,没齿恨难终。

渊力猛如虎,渊才矫如龙。痛父复怀国,恨世无英雄。

破产集义勇,移檄会诸戎。当时称大帅,蟒玉荷恩隆。

养贼以自固,愚怯羞儿童。遂使失天险,长驱太行东。

腥气遍畿辅,千里烟氛红。闻有鼎湖泣,奋袂思遗弓。

挥岳将母去,避乱狮子峰。渊乃倡大义,哭庙会黉宫。

遂此擒伪官,鼓进讨元凶。有犬突牵衣,长嚎凄以恫。

渊时亦心动,众志何匆匆。是时肘腋间,咸与贼众通。

当渊哭庙时,贼骑已环攻。从人皆奔散,只身撄其锋。

双锷纵莫当,斩刈如蒿蓬。苦战无声援,围合复数重。

仰呼天亡我,谁收再造功。身被十余创,日昏叹力穷。

遂为贼所获,弃尸泮池中。犬乃逐鸟鸢,僵死卫其躬。

乱定收遗骸,兼为义犬封。余每闻岳言,慷慨仰英风。

求死孝不得,乃竟死以忠。捐躯在布衣,姓字谁见崇。

美新徒有扬,长乐徒有冯。请看义士犬,能不惭仪容。

欢颜定可承,相约十日后。冷斋得春融,清气满户牖。

高谈任纵横,参语可谁某。家督秋水翁,厚德压曹偶。

同眠布被温,共听寒潮吼。可惜武城师,讲堂隔川阜。

待写荆合图,同居期白首。家风五百年,宗族世敦厚。

夙夜念所生,敬离誓不苟。安排芷蓿盘,遍酌屠苏酒。

藏名羞立虎狼朝,乘鹤东依项籍豪。
愤失兰图撞玉斗,不知天命与金刀。
还家落日埋英气,回首浮云委旧劳。
百步西连陵母冢,峨峨先识泰同山高。

庐山出青天,众山揖平地。风吹香炉烟,散作九江翠。

我行到江口,遥指山外湖。江水忽如线,青天半日无。

飞帆掣流流不极,千里犹将见山色。此中宜有谪仙人,欲往从之不可得。

镜中两鬓渐添霜,祝尔生平愿可偿。政教颂声留陇水,循良列传入河湟。

莫从薄俸争鸡鹜,须识强俄是虎狼。固结汉回枕戈待,玉门关外莽苍苍。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沉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