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马牵来亲自试,珠毬到处玉蹄知。殿头宣赐连催上,未解红缨不敢骑。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江南三瑞同升日,邂逅京华意最亲。阅历风霜三十载,一枝留擅故林春。
视朝颁玉历,宵旰实忧勤。日月尊周正,乾坤散楚氛。
帝心资一德,天意在斯文。阙下衣冠气,师中虎豹群。
荣光披禁闼,曙色起风云。奏以三雍乐,铭之五釜勋。
马骄秋不贡,河徙岁偏闻。疏凿方宣力,骁雄几冠军。
万几劳有问,上策更何云。别殿班仍肃,千官仗忽分。
歌诗随例废,谏草避人焚。尚有渔樵客,迟回恋圣君。
拔宅腾太清,婴儿脱行谢。帝曰余汝嘉,为卯舞韶夏。
大彼晋相国,蓬心终不化。仙僚追游娭,云隙翔鹤驾。
回首见妖氛,苛政爇编舍。手援无斧柯,忆昔转悲咤。
冰玉为肌,沉檀为骨,天然素体倾城。鼓瑟湘潭,捐珰澧浦,凌波微度飞琼。
何处是蓬瀛。正忍寒送目,借水成名。东阁官梅,两般标格一般清。
娇黄腻粉轻盈。有心安冷淡,节抱幽贞。压倒酴醾,搀先桃李,花时争遣交并。
临镜渐分明。但半奁掩面,千里关情。山谷山矾出门,一笑大江横。
绿波夭矫如龙尾,河汉英英拂云起。紫云楼下花映人,摇荡香风十馀里。
妖魂照夜春欲语,白玉容华旧丝缕。秦川望月锦绣纹,桂楫兰舟凤箫女。
紫云头上飞鸟过,朱兰半折空嵯峨。怨红落粉生微波,芳华欲揽愁不歌,云裳绮袂风露多。
《籑诂》研经万卷收,嫏嬛仙馆翠烟浮。斋名积古从公定,室有藏书是母留。
俭素时妆无一点,丹青小照足千秋。应知淡月疏桐夜,缅想音容在选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