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双眺银河落九天,人言瀑布挂云边。合流喷浪风雷震,惊起蛟龙不得眠。
田塍晚独策,及此时雨晴。东畦与西疃,泱泱流水声。
丰年已足欢,清风复多情。归来藉草坐,浊酒还自倾。
不用浇磈磊,我怀无不平。
深树鸣鷤䳏,红紫春事休。临川贤假守,只今陈太丘。
驾言出远郊,班春临道周。亦招素冠士,来从朱轓游。
晨兴惬胜引,适此夜雨收。原隰乱高下,意行逐前俦。
荒荒白水满,郁郁稻秧抽。旧闻明水寺,宛在岩之幽。
石门本无关,鸣禽自相求。不有省耕役,俗驾来何由。
老屋隐乔木,野僧事良畴。松径深窈窕,轩车纷少留。
迟回动归兴,冲雨戒摧辀。危情极冰渊,细路遵塍沟。
深泥艰涉足,竹鸡为我愁。岂惮来往频,清与耳目谋。
回首谢青山,寻盟亦悠悠。
荷今折风雨,落泪夫何叹。见汝请明日,孤根后土安。
何由触冥性,心气忽奔澜。横游不得遂,直上多其端。
冥冥一尺土,砉若钻天难。迎风变青翠,向日成朱丹。
开落一不吝,替萼宵抟抟。悬知此盆内,百孔能相贯。
房房遍已实,根本又可餐。有生百虫附,来去无相干。
吾衷独含愧,给水徒未乾。滋渗任奴婢,隔望成朝欢。
潇湘洞庭上,弥路花漫漫。传闻有司命,乃是神仙官。
五更得月际,大士乘飞鸾。停云拂素袖,洒露当花冠。
嗟兹一华植,岂有高灵看。哀哀楚骚子,抱石沉急湍。
奇躯不得腐,化作荷根蟠。传为万万本,七窍心犹完。
人间习不识,此是荷之耑。君看本末在,岂肯为椒兰。
埋藏弗复道,摧落终心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