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

新秋近,晋公别馆开筵。喜清时、衔杯乐圣,未饶绿野堂边。绣屏深、丽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鹍弦。花暖间关,冰凝幽咽。宝钗摇动坠金钿。未弹了、昭君遗怨,四坐已凄然。西风里、香街驻马,嬉笑微传。
算从来、司空惯,断肠初对云鬟。夜将阑、井梧下叶,砌蛩收响悄林蝉。赖得多愁,浔阳司马,当时不在绮筵前。竞叹赏、檀槽倚困,沈醉到觥船。芳春调、红英翠萼,重变新妍。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跃蹄归鲁日,带漏别秦星。易折芳条桂,难穷邃义经。
登封多泰岳,巡狩遍沧溟。家在何林下,梁山翠满庭。

经巢九卷诗,读之良已久。每观子偲序,可信视其友。

平生何多能,处处见高手。论画诗已工,画更出其右。

山形外阻江,筑砦势愈斗。依山数千灶,避乱足自守。

左瞻峰稍高,其阴带林薮。居人耕山腹,历历挂千亩。

此峰苟不据,高枕果安否?笔端饶苍秀,草草意转厚。

大痴得遗法,甚稳定非偶。三诗集未编,隽若新脱口。

才高学且称,谁继殆未有。

夕阳衰草路登登,雨过秋山爽气层。松殿可因参佛到,藓墙聊为觅诗凭。

且拚酩酊陪仙侣,莫把轮回叩老僧。北望古城苍翠里,万家楼馆暮烟凝。

最爱堂前燕,高飞忽复低。
趁风穿柳絮,冒雨掠花泥。
帘影朝双舞,梁尘晚并栖。
绿窗离思切,肠断各东西。
沿路梅花管送迎,庐山初别雪初晴。
若无急事相驱役,有酒人家便不行。

杏园春暮。艳夺朝霞沾雨露。翠黛痕收。笑对桃花小槛幽。

雕梁燕语。草长蘼芜知几处。彤管轻描。和罢阳春柳絮飘。

曙角散边声,重关俯杳冥。雁群低砦墨,马色接天青。

日驭回西极,云开见北庭。九京松柏树,萧飒不堪听。

摇落已可悲,况复值秋晏。
山深云物阴,所向皆惨淡。
疏枝缀陈叶,风至时一散。
坏壁昼蛩啼,衰草飞虫恋。
嗟余守穷谷,秋物已三见。
胡为久淹留,不自厌贫贱。
由来人间事,利害喜相半。
优游归隐约,富贵足忧患。
安行吾不迷,夷路坦可践。
保此顽钝姿,悠哉复谁怨。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白雁风高锦树空,寒郊落日满飞蓬。心游太始鸿濛外,命寄圜穹象纬中。

京国轮蹄殊扰扰,烟霄岐路漫匆匆。青云别后仙山远,何日丹砂问葛洪。

峨眉月浸千秋雪,太华峰摇十丈莲。一见升平玉清客,雪莲声价顿销然。

少年把笔便班扬,咳唾珠玑落四方。
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峭壁摩空如斧凿,一道飞泉九天落。夜烟如雾隔人间,飘渺寒峰隐孤阁。

铁斡离奇千百树,雪后霜前吐琼萼。何人结屋此中居,应是谪仙耽寂寞。

煮茶声里梦初回,冻合阶除闻唳鹤。山人下笔无点尘,墨痕尽化为烟云。

花魂月影绘不得,意超象外传其神。空山夜半清景绝,仙风吹人冷诗骨。

挂君西围之素壁,夜夜吟情托寒月。

翠幄轻寒护夜,寒妆靓暖宜春。酒筹令逐时新。仙佩朋簪清兴。
凤炬呈妍粟粟,水仙照座盈盈。约君策马贺升平。回首尊前风韵。

轻盈无迹踏青尘,十二金钗一可人。玉笛声中金谷晚,谁将小幅为传神。

鹿山今是贵门山,尽室携扶万壑间。流水相随真自悟,遥岑一望若为攀。

风翻竹坞清如洗,月过松扉静不关。潭底卧龙烦一起,正须霖雨济尘寰。

疏疏宿雨酿寒轻,帘幕静垂清晓。宝鸭微温瑞烟少。檐声不动,春禽对语,梦怯频惊觉。欹珀枕,倚银床,半窗花影明东照。
惆怅夜来风,生怕娇香混瑶草。披衣便起,小径回廊,处处多行到。正千红万紫竞芳妍,又还似、年时被花恼。蓦忽地,省得而今双鬓老。
天寒日短道路长,白云飞处知吾乡。
大江之东渭之北,念我故人何可忘。
别来杨柳春依依,只今开到梅花香。
扁舟漫浪归未得,京尘海里安行藏。
身名未立仰天笑,床头夜夜鸣干将。
羡师物外无宠辱,庭前柏树常苍苍。
吁嗟念羽飞不到,二千里外空相望。
五云前坠满室光,报师之意无以将。
篇诗浓墨才淋浪,一声雁过天南翔。
佳境城南胜,浮屠占十分。
鱼钓船依竹,僧斋钵荐芹。
夜窗双港月,日晓九峰云。
不随人世改,千古瀫波纹。

涉世愈拙,入山宜深。踽踽空谷,悠悠长林。支颐一卷,挂壁孤琴。

游目閒云,倾耳鸣禽。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