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前韵赠祠部陈元舆

行乐曾闻戒迟暮,人生波上飞凫聚。
兰亭往事如过雨,山阴修竹空千古。
陈侯挥翰往年时,三赋声名动人主。
可是高才弃绳矩,自然采绣非针缕。
五十天南把一麾,犹得无襦歌叔度。
邂逅西城筑冶墟,王官继日车连户。
自言春晚洞庭归,日落江南得佳句。
倾盖何妨许如故,执鞭况是平生慕。
但忧笔陈困攻坚,傥许寻盟解围去。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一番雨,一番凉。夜初长。满院蛩吟人不寝,月侵廊。
木犀微绽幽芳。西风透、窈窕红窗。月似个人鸳被里,玉肌香。

茫茫廿年馀,一往图自快。今来始回首,逢人尽堪拜。

拜罢还致辞,不知双泪滋。谁能药石我,没齿长相思。

病夫寻扁鹊,片语容自绐。愿子垂谛听,一一陈其私。

我病胆力薄,我病眼力卑。我病骨力脆,我病愿力雌。

愿力苟不深,扁鹊无可为。明知还故纵,悠忽不自持。

惰窳苟如此,堕落安足疑。感子惠我言,忽惊千钧锤。

临风还再拜,千里如见之。

浮生天与羁孤分,不许缠绵。薄酝枯弦。尽是秋人自在缘。

影娥池上当时月,双照婵娟。一别如烟。过眼风花十九年。

渭上西风,渔床晚照,铁网千丝初举。翡翠迷离光映水,一片苔痕凄楚。

咸阳遗制,花迷月地楼台,蜂黄蝶粉重重护。细字虫鱼绣断,依稀金缕。

未央抛掷何年,昆吾村外,湿磷入夜偷聚。惯点缀、鲛宫眉妩,问飞燕、菱花曾贮。

思伴侣、铜驼陌上,黄昏听尽潇潇雨。算流落人间,玉箱也出茂陵去。

桧今老矣何兢兢,樛枝下屈如不胜。
左松右柏非尔朋,繁霜茂雪徒骄矜。
鞠躬不敢骞其肱,午阴凄凄绿鬅鬙。
六月爽气飞秋冰,萦纡茂密罗附藤。
猿猱臂绝愁难升,老龙衔雨将飞腾,
矫首欲举逄饥鹏。

遥闻卜宅又新迁,宦海劳劳暂息肩。听鼓转蓬仍走马,登车揽辔好先鞭。

风尘未了三千牍,樾荫长留十万廛。我愧青毡还自守,头衔如水度衰年。

散发伊谁氏,琴心秋水间。雁柱飒然动,锦瑟暗相怜。

鼓罢湘灵妙曲,一弦一柱华年。瑟山香袅微烟。义甲动春纤。

抚操众山响,箕踞对婵娟。白头绿绮,明珰长袖翩跹。

便风前相倚,花前对整,无语能将心事传。

周回万水入,远近数州环。南极疑无地,西浮真际山。

三江归汉表,一径界河间。白浪秋风疾,渔舟意尚閒。

大树小树屋东西,瘿颈鹁鸪来上啼。明朝艓子坐天上,野水压江江日低。

履端来聚拜,和气洽昌辰。蕃衍如今日,栽培岂一人。

诗书延泽润,忠厚续长春。相祝无多语,年新德又新。

使者归旌近,云州去路遥。部间催枥马,关下缓星轺。

折简俱相及,披裘各见招。佳人蒙夙契,胜友得联镳。

野涸泒溪水,风深荻岸桥。荒陴依战伐,晚景媚渔樵。

渐蹴双崖底,平临万仞标。羊肠盘紫塞,鹄卵插青霄。

日暮冰霜积,年丰伏腊调。人家留戍垒,供帐设山椒。

惜别寒温略,哀时比兴饶。安危宁异想,驾驭不同条。

天眷垂西顾,民生脱大僚。翻疑开府节,只数侍中貂。

甸国奚芳蔼,江云竟寂寥。抡才喧此地,授钺忆先朝。

水旱纷犹昨,兵戈郁未销。庙谟多惨淡,公等尚风飙。

事岂和衷得,恩将使过要。舆情违坦坦,物论付嚣嚣。

半壁功谁就,诸羌衅自挑。祁连犹举火,瀚海未通潮。

治化同缘木,乘除比梦蕉。薄言秦《驷铁》,遗恨汉嫖姚。

抚迹怀难尽,更端客重邀。壶觞移短榻,棨戟壮寒宵。

地隘沾行骑,山高响丽谯。闻诗矜越绝,藉草出江瑶。

静觉微薰转,频添画烛烧。醉来吟不次,辞去卧无聊。

素志蹉跎失,朱颜积渐凋。空余餐菊蕊,悔不学松乔。

已任颠毛换,遑论髀肉消。异方甘蠖伏,吾道总萍漂。

隔屋分旗鼓,开窗逼斗杓。健儿村外宿,饥虎夜深骄。

奔陆回长驭,和羲近蓼萧。临歧愁偃蹇,后约待清韶。

执手晨光发,登车骤雪飘。他年烦太史,永纪雁门朝。

乃速庠门,乃洁东荣。
宾主僎介,堪舆是程。
易经致民用,肇自羲农先。
耒耜既生聚,市易还懋迁。
公私不交病,本末无倒悬。
古人致主术,称物靡有偏。
厥初禹作贡,不但中邦田。
四海自锡贡,不惮来远边。
碣石来冀右,海岱青徐连。
东南并淮扬,亦自江海沿。
夫岂宝远物,有道归陶甄。
成周制国用,半在周官编。
虞衡与商贾,胡不末利捐。
艰难开国心,什一犹欲蠲。
裒益固有道,公功格皇天。
后儒不知学,说理多虚玄。
生财昧大道,民命是益朘。
管商一作俑,蠹弊贻千年。
渔盐尚抑末,奈何诱开阡。
怀清一以筑,茕独堪哀怜。
封君擅半赋,公私重熬煎。
寒机冻女手,汗粒赪农肩。
织衣不上体,舂粟不下咽。
伤哉力田家,欲说涕泪涟。
何如弃之去,逐末利百千。
矧此贾舶人,入海如登仙。
远穷象齿徼,深入骊珠渊。
大贝与南琛,错落万斛船。
取之人不伤,用之我何愆。
奈何昧轻重,屑屑穷算鞭。
锱铢较鹭股,漏网鱼吞船。
安得体国臣,为天掘玑璇。
上资国脉寿,下拯民瘼阗。
朝夕禹贡志,菲食甘胝胼。
九载不入门,千古孰与贤。
更想公旦心,待旦尤乾乾。
世俗吝与骄,曾不丝毫牵。
所以泰和治,常在虞周前。
此道久已亡,利欲充培埏。
岂曰治不及,曾是心无传。
明公中州杰,自是天分全。
问学甚充厚,愿力还精坚。
溥物功不劳,无欲心湛然。
维此一枢轴,实秉大化权。
利用六府修,制用九府圜。
古人不可作,得意皆蹄筌。
谁哉识治本,理此大化弦。
三代事寂寞,念之中心悁。
书生武夷客,偶此来海堧,
使者采风谣,诗歌寓惓惓。
大原发邹鲁,功德被九州。
迢迢数千年,伊洛乘其流。
去之又百载,武夷阐诸幽。
斯文代显晦,天意非人谋。
正脉远相续,何必并世游。
峨峨陵阳山,下镇西南陬。
师法自心得,如亲接前修。
一气妙亭毒,小大各有求。
惟此生息机,不隔春与秋。
皎皎冰雪姿,高疑揖浮丘。
太虚丽日月,纤翳无停留。
本根自深茂,况复加穷搜。
微言析脉理,要指会衿喉。
工夫自中积,应物乃其优。
汉庭高论著,周原出咨诹。
耿耿恻隐心,若将纳诸沟。
拳拳敬王义,敢有非嘉猷。
俯视不义贵,如比空云浮。
所虞素学负,岂愿清名收。
阊阖入云端,蜀天方阻修。
西上香炉峰,江流去悠悠。
问学久不明,风俗日以偷。
塞品谨勿言,令人但深忧。
世如大膏肩,终当待公瘳。
格天未易到,责已尤难周。
大学无已时,白首何当休。
陋质谢顽朽,居然费雕锼。
建德苦不勇,怀知若为酬。
四非去未能,用力信有由。
永当佩深训,无作明公羞。

出谷翩翩初弄时,金衣巳占最高枝。催花独和东风早,栖树应嫌绿叶迟。

日暖龙池停玉辂,烟晴雀厦侑琼卮。红尘紫陌愁听汝,柳市桃源负昔期。

九月离东嘉,长安了岁华。未登杨子渡,先访葛翁家。

天作今朝雪,灯开昨夜花。一杯能强饮,不必问丹砂。

圣朝德泽沛南东,纵目郊原茂对中。圳水春生灌溉足,露华秋重土膏融。

扶桑色映曈昽日,络纬声随断续风。自愧一官无报称,好书大有慰宸衷。

灵山一句无差别,直截分明为君决。
藕丝孔里骑大鹏,竹篦打落天边月。

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会得个中意,分明在半途。

露板承欢渥,天书拜宠灵。
春官典邦礼,风后佐王庭。
出入登三事,遭逢起一经。
持衡人莫眩,讲殿帝亲听。
妙思黄华句,雄篇绣补铭。
龙文生赤汗,鸾翮奋青冥。
暂枉神都远,同追祖帐停。
二京分化理,八座备仪形。
仙棹花催发,官途柳为青。
微生荷剪拂,孤迹困飘零。
空谢伸眉日,多愁短发星。
公还众所祝,强饭念朝廷。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