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被召著作佐郎自金山回阻冰效退之陆浑山

二年官扬犹一炊,丞聋毋害守不讥。
帝知无功呼返之,具舟从江民不知。
道傍愚叟为涕洟,岂无爱人如尔为。
我谢叟归视汝儿,风号鸿潦水涸陂。
冰塞川船不可移,白蜺横野光逶迤。
寒威上射小日规,旦行一里方午维。
十日系野儿啼饥,中无载盗过不窥。
官令十夫为操椎,耶许相力哀复疲。
我笑遣夫是安施,霜不杀草圣所欷。
岁十一月冰固宜,逆天进亦不可几。
为儿搏饭儿安嬉,宁三月暖犹流凘。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李侯入境怜焦枯,指麾屏翳如家奴。
坐令大旱变霖雨,一时凋瘵歌岩夫。
我思东坡大可见,夜讽新诗还撚须。
庆源老人骨已朽,爱民似子当今无。
稻田上下水声接,农家准拟相携壶。
南邻败屋欹欲倒,君来往往人争扶。
流离复合燕相贺,向人况欲嘲解襦。
吏民莫怪吾面瘠,耄倪艰食方饥癯。
政声大必家置喙,自然和气成欢呼。
何当相聚饮一斗,高吟大笑临邛垆。
洒翰银钩连,翩跹山颠鹤。
惨淡斗龙蛇,及兹叹冥漠。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欲离烦恼三千界,不在禅门八万条。
心火自生还自灭,云师无路与君销。

昼夜蚊蝇飞满天,穿窗扑帐搅人眠。乘炎趁热虽吾畏,露打霜飘不汝怜。

渐觉交游少,常嫌公务忙。印初辞省内,节未向河阳。

天遣閒多日,君常醉几场。贫犹能酿酒,病不废诗章。

竹卷题堪续,茅斋兴甚长。可能醒过日,况是语同乡。

道里东西近,情怀尔汝忘。比来閒可得,别后望徒伤。

坐只匏分席,香馀菊佐觞。便来同一醉,郑驿不治装。

石门莎径绿回环,月挂虚檐滴露寒。
自有松风时度曲,我琴高挂不须弹。

试向黄堂寿我公,庞眉齯齿气冲融。乌飞会看三松老,鲸饮何辞百榼空。

的皪方瞳会迟日,扶疏绿鬓受春风。摩挲铜狄长安道,肉眼它年记此翁。

了却三根椽下事,一瓶一钵阅东州。逻斋应厌树生耳,罢讲似嫌石点头。

起灭无波真古井,往来触物信虚舟。门人定喜归期近,松已回枝水复流。

密叶繁葩绿玉丛,朝霞掩映雪玲珑。唐昌观里依稀似,后土祠边想象同。

满砌花飞惊积霰,隔邻香透趁微风。三年海外埋芳信,此日开筵兴不穷。

碧窗红药砌,青简绿牙签。花落莺啼树,风回燕入帘。

青骢马鸣催趣装,日出未出江茫茫。但愿四海有武备,不可一朝无宪纲。

搀抢经天堕作石,沆瀣着地凝为霜。先生忧国鬓未白,至今台柏留辉光。

蕊珠仙籍标名,绛纱覆玉云霞里。銮坡凤掖,丝絇鸣佩,甘泉近侍。

濯柳临春,饤梨照座,绝尘风味。记青蒲、夜半论兵,万人惊诵回天意。

麟组遥临万里。谈笑处、江山增丽。遐冲坐折,风流馀事,唯应燕喜。

新筑沙堤,暂占熊梦,恰经长至。过佳辰献寿,双旌便好,作朝天计。

飞山彷佛如天竺,环合峰峦一径通。何日再来亭上宿,静听猿叫月明中。

院院烧香礼月星,笙歌一派隔银屏。垂帘正诵周南什,不省羊车过后庭。

锦楼寿曲未须吹,且听江边老妇词。
但愿年年好官长,一如官长在官时。

茶煮鸦山雪满瓯。

枯桐阅岁多,神物含灵爽。正直七条弦,汝弹恐不响。

老听笙歌亦解愁,醉中因遣合甘州。行追赤岭千山外,
坐想黄河一曲流。日暮岂堪征妇怨,路傍能结旅人愁。
左绵刺史心先死,泪满朱弦催白头。

芦花风起水天宽,午睡垂头正饱餐。消受个中凉意味,此儿曾未梦长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