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城西赠金乡宰韩宗恕

大夫盘中定州盏,三举檐花舞凌乱。
请君行盏且莫稽,为君起赋饮城西。
城西古道如涧深,东风吹沙不见林。
虚堂更觉野原阔,榆柳浩浩波涛吟。
杂花一园来远道,两株江南梅更好。
樱桃已晚犹烂漫,百株如雪聊可绕。
常时东风无此寒,常时诸君无此闲。
且看瓶口似鱼贯,莫惜面文如缬斑。
大夫工为宋玉赋,思不能涯字无数。
秀才酷类东野贫,白屋青山愁曲身。
籍咸不肯羞北阮,主簿高材即仇览。
成诗午景已妍和,罢酒花开应更多。
山翁归不醉,当奈岘山何。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
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可叹浮生促,吁嗟此路难。丘陵一起恨,言笑几时欢。
萧索郊埏晚,荒凉井径寒。谁当门下客,独见有任安。
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返照寒无影,穷泉冻不流。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
昔去梅笳发,今来薤露晞。彤驺朝帝阙,丹旐背王畿。
城郭犹疑是,原陵稍觉非。九原如可作,千载与谁归。
一旦先朝菌,千秋掩夜台。青乌新兆去,白马故人来。
草露当春泣,松风向暮哀。宁知荒垄外,吊鹤自裴徊。
忽见泉台路,犹疑水镜悬。何如开白日,非复睹青天。
华表迎千岁,幽扃送百年。独嗟流水引,长掩伯牙弦。
去年披雾识儒先,欲拜萱堂未敢前。
卢壶要传纱缦业,玉裒忽废蓼莪篇。
秀眉隔梦黄垆里,落日驱风丹旐边。
佛子归真定何处,空令苦泪涨黄泉。

驱车陟高丘,却望大梁圻。驰道入双阙,勾陈连太微。

夷门壮下属,清洛相因依。美哉吾党士,皋卨良可希。

乘兴不回安道舟,销忧同倚仲宣楼。莫嫌四面酸风射,犹胜三场沈汗流。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举世昏昏梦里过,晴明时少晦时多。一生日月光中老,闲向沙头弄碧波。

有象阶前景,无声膝上琴。
何劳今郑卫,视听不关心。

远岫空濛隐翠微,松杉深处鹤忘机。乱云隔渚霏霏合,断霰惊风故故飞。

孤屿梅花隔欲结,空山流水梦应稀。自怜十载留都邑,回首家园怅已非。

东风吹入北堂深,鹤发盈盈照玉簪。一百年中今日寿,三千里外此时心。

白华诗阙从头补,綵服欢多次第寻。谁信吾家双老母,酒杯都向汝川斟。

教坊女乐顺时秀,岂独歌传天下名?意态由来看不足,揭帘半面已倾城。

布被尖寒入梦频,风高雨烈扫浮尘。知君雅抱怜才意,一领绨袍共故人。

雾罥觚棱,尘侵团扇,恨满哀弹倦理。控雨笼云,共闲情孤倚。敛娥黛、怕似流莺历历,惹得玉锁琼碎。可惜阑干,但苔花沈穗。
算天音、不入人间耳。何人谩、裛损青衫泪。不是旧谱都忘,厌新腔娇脆。多生不得丹青意,重来又、花锁长门闭。到夜永、笙鹤归时,月明天似水。

行行远离别,手足诉悲辛。万里吾为客,三年汝养亲。

仓皇忧世乱,少小际家贫。淮海春波绿,相期寄尺鳞。

一壑非人间,乃在云之半。不知履齿声,却被飞云乱。

放眼金焦外,云中舣万艘。人烟瓜步树,残雨广陵涛。

身世随孤棹,乾坤感二毛。狂思斩蛟隼,频视吕虔刀。

何处相逢万事忙,卓家楼上百淘香。
明朝渐近山僧寺,更为残花醉一场。
万年枝下昔同趋,三事行中半已无。
路自长沙忽相见,共惊双鬓别来殊。

秦淮几度苦相寻,见后离情怅又深。千古文章多涕泪,两人心迹在苔岑。

我仍豹隐含神雾,君定莺迁到上林。咏罢霓裳应转忆,江乡尚有爨馀琴。

承荃桡兮桂舟,弭灵旗兮中流。望四山兮何所,映朝阳兮上浮。

玉笄兮琼佩,驭青蛇兮云之外。采杜若兮江皋,芳菲菲兮未沬。

潬不极兮海门,饯多景兮江滨。吹参差兮屡舞,驰玉轪兮缤纷。

雷填填兮拊鼓,桧阴阴兮灵雨。波渺渺兮安流,神乐康兮终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