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香山寺似僧能子良

当年真应老,坐断此名邱。
交障锁山定,曲溪依路流。
耸肩擎佛迹,分脚踏龙头。
形胜不可尽,平生偿一游。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我游衡岳巅,路半此歇脚。风雷驾飞殿,日月隐杰阁。

阑干十万里,仰视天一握。遂访紫虚君,归时骑白鹤。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山梅犹作雨,谿橘未知霜。
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山色童拈出,秋云似削平。
可怜松下路,月黑不堪行。
感旧情怀日日深,三春能几半晴阴。
醉题难尽当时意,啼彻春风羡暮禽。
西山抱孤洁,淇水凝寒绿。
古来长安道,多少閒草木。

安能郁郁久居此,还我堂堂地做人。无病亦呻何况病!梅花孤负岭南春。

竹绕官衙水绕城,帘前不到野人惊。坐残水竹边头影,十丈婆娑月又生。

春和喧百鸟,寂寞坐春朝。
蝉鬓少新洗,卖花声过桥。

三泖秋霖浸四围,水边那觉露葵稀。金盘玉箸长安客,几个西风为汝归。

谁持一幅绡,扫作千林碧。奇峰华嵂浮烟空,秀色横分白马迹。

山下草堂瞰古城,百花潭水飞春英。长杨翠柏蔽云日,静听似闻风雨声。

亦有高台临灌莽,岧峣百尺浮云上。何人月夜舒长啸,一声遥和竹林响。

台下悠悠河水来,乱帆东去接天回。青山一片明湖里,翠黛光摇宝镜开。

春风满岩杏花裂,光中乍见轻烟灭。赩如赤城霞,皎若天山雪。

修竹檀栾碧万竿,清风瑟瑟动庭兰。了然潇湘色,对此心神寒。

西北一亩丘,厥形如负局。仙人对弈挥素手,华山几更春草绿。

我披此图开心颜,一时坐我烟霞间。恍如身到辋川曲,目中已自无尘寰。

又似桃花源里去,碧流红雨不知处。黎阳仙翁圣代英,欲卧沧浪绝世名。

一朝解绂谢天子,杳然自写丹青里。有子重看上苑花,河阳万树还相似。

仙翁可望不可亲,绘为此图传世人。真游莫讶人间少,方丈蓬莱别有春。

一点檀心气味长,向人无语舞霓裳。千红万紫消磨尽,犹有风吹不断香。

紫凤檀瓢剖鸣玉,■斑镜面蚺蛇腹。银丝四索挂寒冰,中有骊珠三万斛。

丹阳老人今乐师,当筵一曲《胡波斯》。太罕新声变哈失,曹纲缩手昭君悲。

捩轴抽弦弹曳乐,历乱金盘撒飞雹。贝宫月冷泣雌蛟,瑶汉秋清叫孤鷟。

玉壶水咽铜龙哀,绕指忽作盘空雪。剑光迸火玉斗碎,马蹄飞蹴河冰裂。

洪牙促羽调声转,壮士气酣毛发立。蹋歌起舞劝一觞,不惜花袍酒淋湿。

老人波斯技绝伦,出入侯门三十春。银鸾半臂紫貂帽,光动主翁筵上人。

繁华转眼成今古,独技波斯向谁鼓。归来醉卧锦氍毹,高楼一夜梨花雨。

院静日长花气暖。一簇娇红,得见春深浅。风送生香来近远。笑声只在秋千畔。
目力未穷肠已断。一寸芳心,更逐游丝乱。朱户对开帘卷半。日斜江上春风晚。

一雁下平皋,群山秋欲暮。渺渺大江寒,独挂片帆去。

云浮峰际塔,日落烟中树。羡尔月明时,严滩深夜住。

能师空门圣,弱岁慕真诠。乃舍负薪担,远扣法王禅。

登堂佛性现,说偈契自然。米熟得筛了,上乘领心传。

衣钵承正脉,渡江归南天。默默修功果,僻隐十六年。

削发菩提下,正觉度人缘。卜筑曹溪胜,慧日照八埏。

今兹馀千祀,法泽愈昭宣。我来恭顶礼,景仰遗像前。

真性恍有悟,灵根信无偏。风清孤月白,天籁在山川。

去国未千里,离家已再旬。丹心恒恋阙,白首更辞亲。
怀璧常贻训,捐金讵得邻。抱冤非忤物,罹谤岂由人。
不滥辞终辨,无瑕理竟伸。黻还中省旧,符与外台新。
塞上同迁客,江潭异逐臣。泪垂非属岘,肠断固由秦。
岁月行遒尽,山川难重陈。始知亭伯去,还是拙谋身。
江村此夕意如何,道是桥平水不波。
仿佛空中倚楼阁,分明镜里现山河。
当筵自对贤人酒,得意闲吟孺子歌。
明月若教陪尽夜,只拚清露湿渔蓑。
欹右堂空怒翼垂,清泉赴壑两鱼嬉。
道人强欲安楼宇,闲却南边一半句。
手种盆兰香满庭,閒来趣味独幽深。
敢夸双萼钟奇气,只恨孤根出晚林。
长倩生男不得力,滕公有女谩萦心。
援琴欲和春风曲,却对骚魂费苦吟。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 ,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厜嶬,重者甗隒,皆环粱遮迣。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 ,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挡扌必,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宕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漱静;石梁急,龙揪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蚊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