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烟黏住飞霞,寺钟远度山容紫。庄严粉碧,旃檀芳蔼,夕阳林里。
百八声中,空灵虚渺,醉魂惊曳。记只圆妙偈,来来去去,空空意、如斯耳。
恍若慈云过矣。震高峰、杳茫逶迤。馀阴黯淡,晴峦葱茜,塞鸿千里。
鼎食心雄,鼓词情厌,几人空尔。听消沉、一瞬银蟾浴浪,看长鲸起。
南北峰前里外湖,秋清偏爱月轮孤。神鱼听乐有时出,倦鸟安巢不夜呼。
十里水云涵玉乐,万家民物在冰壶。涌金门外曾行处,人道贤侯似大苏。
丹山有彩凤,仞立已多年。庭除岂栖止,览德下苍烟。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