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千峰围绕自苍然,古榭凄凉不记年。搜索旧名逢雅尚,主张佳境有豪篇。
坐凌翠霭群嚣隔,眼入清秋万状全。芜废不唯兴此地,当知民物尽陶甄。
文史淹通,功名潦倒,谁怜措大酸寒。弥留绝笔,遗稿一篇存。
惟有门生旧侣,恤孤嫠、每叩穷关。伤心处,纸灯麦饭,夜祭泣汍澜。
妙龄膺使节,前生弟子,都是魁元。更诗篇印证,股晕斓斑。
从此家门鼎盛,订姻好、后福团圞。奇绝事,编成乐府,当作戏文看。
笛声横处,鹤南飞、裂石戛穿云表。花雾濛濛,疏影淡、别有层楼深窈。
孙楚闲情,恒伊清兴,一曲超神妙。夜深人静,蟾光林罅低照。
凝想按徵移宫,含商吐羽,逸响应缭绕。忽被东风,吹散去、空际馀音犹袅。
几点遥山,半溪流水,花外莺声晓。披图神爽,携尊来此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