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九堰三江外,攲帆侧柂频。海鲜当日箸,雨鹊定随人。
椒酒须分岁,江梅巧借春。团栾多乐事,未沬物华新。
茑萝附公柏,枝叶固相因。行子恋俦匹,况遇同乡亲。
北风起河梁,日暮多飞尘。携手同车归,驾言西适秦。
道远长渴饥,客子怀苦辛。仰瞻天汉流,夜永不得晨。
骖马媚其曹,鸣雁各求群。明星出东方,照见车下人。
夙兴即往道,登彼高路津。还顾望京邑,怆焉何所陈。
冠剑梁园,又去作、庞眉书客。休自叹、功名几许,一家风雪。
春色似嫌莺燕老,秋霜历试松筠节。爱赵生、游刃簿书闲,昆刀铁。
都会地,繁华歇。形胜在,犹堪说。更诸君表里,玉辉冰洁。
水陆若论都漕计,夷门忍使黄流坼。好相须、着力障狂澜,休伤别。
太湖何潋滟,岁晏亦自好。长风西南吹,天水共皓皓。
遥峰七十二,恍恍红云岛。洞天在空濛,流水隔烦恼。
昔有绿毛翁,于此采玄草。至今白石床,风云为持保。
闻兹生古心,携舻事幽讨。良朋既同调,远客亦倾倒。
鼓桡乘鼋鼍,凌波撷蘋藻。汎汎景将入,默默意未了。
方壶不可问,沧海恨无早。归循去时路,木尽乾坤老。
十载风尘走朔南,白头如雪面如蓝。借车载具家频徙,应俗为文笔大惭。
茅屋雨添苔上壁,竹林烟护笋抽簪。别来行路难行甚,何夕挑灯细与谈。
赋诗舒啸杖藜行,水色山光不世情。醉卧午窗谁唤醒,柳阴啼鸟两三声。
掩卷如郁郁,郁郁亦何似。野人每多忧,不悟本无事。
仰观千载前,去者极所诣。俯期千载后,来者邈难至。
惟我于其间,欲策无名骥。出门万里远,寸挽何能至。
山空白云合,日黑野风驶。独默已如瘖,閒送飞鸦坠。
多慧多魔欲问天,此身已判入黄泉。可怜魂魄无归处,应向枝头化杜鹃。
故人几许费燕支,一幅鹅溪写折枝。我亦枯肠苦搜索,为君拈句比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