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此身飘泊苦西东,未就丹砂愧葛洪。多病所须惟药物,知君才是济川功。
莺声流入锁窗里,唤醒香魂慵未起。几度东风作峭寒,梨花如雪春如水。
屏山曲曲昼愔愔,冷淡韶光转不禁。杨柳万条披弱絮,海棠一树罥轻阴。
炉烟袅字垂珠箔,美人旧住三层阁。晓妆试罢著春衫,犹怯银泥裁太薄。
经年远别隔天涯,离愁如影常相随。不堪榾柮煨残夜,浅梦重帘织雨丝。
鸂鶒滩头狎浪随,君王缣墨惯娱嬉。凄凉晚岁鸳鸯泺,漠雁沙鸿未必知。
异乡身世寄飘零,毕娶犹惭向子平。云外青山他自好,雨中苍葑若为耕。
盐车困骥思刍山,涸辙穷鳞待水生。重觅西湖旧游路,舞堤杨柳不胜情。
寂寥南宋诸公去,余音更曾谁嗣。蕙性缄愁,兰馨织韵,快读金荃新制。
南州秀起。羡涤笔湘江,绮霞争丽。婉娈风情,玉田同世席须避。
琼楼千古妙语,祗被坡仙按谱,余事而已。桂海英灵,榕门里闬,那便雕虫自喜。
丹山万里。有名世文章,救时经济。转瞬华天,玉楼声共倚。
秦关百二重,沃野横千里。一经穿诘屈,险窄不容轨。
太华与首阳,两崖并雄峙。黄河走中间,神龙掉其尾。
凿幽开门户,设险良为此。乾坤兹奥区,壮哉山河美!
缅想嬴秦初,吞噬奋长觜。六合混一家,殽函正东启。
兴亡不一姓,城郭今犹是。衰柳带行人,颓阳没残垒。
立马重徘徊,苍苍暮烟起。
晓峰新翠飞来,锦帆半波春江楫。恰才回首,碧罗天净,弱云微抹。
咫尺苍茫,狂飙聚捲,怒涛喷雪。讶盆翻白雨,松林转黑。
红一线,雷车制。
如此风波怎去。急回船,渡头刚歇。野炉争拥,征衫未燎,薄寒犹怯。
辽日遗墟,金源旧事,断垣残堞。有当年遗瓮,土花蚀绣,听渔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