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豆蔻稍头,恁年纪、值得量珠高价。休夸燕子轻盈,腰肢更矫奼。
春院静、琵琶一曲,也应算、调高和寡。一镜湖光,十眉山色,花底游冶。
恍疑是、苏小当年,又疑是、秋娘未曾嫁。脂粉底干赤白,被旁人偷写。
争不似、月明湓浦,抱檀槽、感动司马。好称珠勒金鞍,许谁迎迓。
寒烟羃历暗长桥,几点渔灯趁晚潮。酤得邻家新酿美,半炉麸炭火亲烧。
碧玉声中步月歌,弹来弹去不嫌多。从教人笑成琴癖,老子佯呆不管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