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咏九首

忆昨金门侍,晨参玉佩声。
解缨青琐闼,束载锦官城。
日与长安远,春随上苑生。
执鞭非所好,独抱峦轩情。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山阳泽国四无山,百雉危城两水关。
杨柳遥知紫极路,沧波长羡白鸥闲。
病来药裹为吾累,兴尽渔舟送子还。
风月异时何限思,区区并入尺书间。
玉纤传酒浮香菊。菊香浮酒传纤玉。弦管沸欢筵。筵欢沸管弦。
出沸珠袖蔌。蔌袖珠沸出。眉晕浅山低。低山浅晕眉。

翩翩翻翻笮受风,行人疾走缘虚空。回观目眩浪花上,小跌身裹蛟涎中。

汗沾两握色如菜,数乘此险私自怪。九折元非叱驭行,千金空犯垂堂戒。

此身老大足悲伤,岁岁天涯忆故乡。安得画船明月夜,满川歌吹入盘阊。

细草春阴碧四围,空堤花落燕初飞。澹云何处飘残雨,迎取鱼山神女归。

沈阳无山沈战气,秋色真从万里至。绕城何处可登高,憎见诸羌踞僧寺。

北俗虽豪何风雅,麇集屠沽作都会。东门闻道有泉源,便觉清甘起人意。

碧波潆洄仅十亩,傍水居然芦满地。残荷过桥香自远,秃柳数株堪小憩。

若能营此作园池,种树置亭亦殊易。纵民游观资养性,岂非从政所有事。

沉吟徙倚谁与言,自怪边尘损文字。

篱竹鸣飕飕,枫林落摵摵。霜风晚逾响,草屋日之夕。

远烧昏始红,高月淡未白。牧笛忽飞声,断续前坡隔。

柴门各家食,镫火出树隙。古路寒烟平,何处见人迹。

我欲渡螺江,螺女不可遇。人知子夜来,不知子夜去。

重九节,十载住吴门。花舫虎丘担菊市,箬篮狮巷买糕人。

此景最关心。

还归凤阁掌纶丝,况尔风烟静四陲。海上乘槎无博望,关中置驿有雷时。

羽书己报荆襄复,饟运休嗟蜀汉迟。圣代秘书皆宰辅,扶摇九万起天池。

乃祖曾为文送穷,儿孙气味略相同。
立朝有疏慕汲直,去国无书干子公。
竹椅蒲团深著意,雪窗萤案坐收功。
自怜无补朝廷事,又向蛮烟瘴雨中。
客杖偶逢山鹤引,儒冠幸免野猿嗔。
吹来松气清人骨,为洗东华万斛尘。

少室堪求道,明光可学仙。丹绘碧林宇,绿玉黄金篇。

云车了无辙,风马讵须鞭。灵桃恒可饵,几回三千年。

溪上先人有敝庐,昔年经始最勤劬。弟兄已作辞家燕,林木谁瞻爱屋乌。

墙角蓬蒿迷町疃,檐牙风雨老枝梧。肯堂肯构真吾事,未让扬雄宅一区。

眼昏身手钝,上马怕风沙。只好扶藜杖,循篱看菊花。

九拒危城下,萧条送尔归。寒风吹画角,暮雪犯征衣。
道里犹成间,亲朋重与违。白云愁欲断,看入大梁飞。

千头初见一林青,传说繁霜下洞庭。色变金衣偏灿烂,香浮朱实倍晶荧。

才披露叶儿童喜,试嚼琼浆齿颊馨。就里何曾藏败絮,滑稽游戏不须听。

与君一别后,两见滁花开。花开花落自春色,思君高卧梁王台。

梁王台深三尺雪,哀弦急管缘云切。至今风流空耳闻,秖见台高上新月。

明月照君心,手弹绿绮琴。夜静声激烈,谁为听君音。

罢琴对酒还复歌,春风万里吹黄河。相思欲见知何地,雪台竹色今如何。

四海狼烟静,中原信息通。
罢拈三尺剑,休弄一张弓。

春山落翠微,柳色开青眼。小立背东风,燕子穿花转。

揉碎碧桃花,团作相思茧。芳草满天涯,此意凭谁遣。

游子浩然归故关,浮生不及水云间。长江孤棹飘零酒,古驿斜阳破碎山。

梦里慈亲添白发,秋来病妇减朱颜。滕王阁下思风伯,肯借帆风顷刻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