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都夜境(自此至《秋夕》,并年十六至十八时诗)

夜久连观静,斜月何晶荧。寥天如碧玉,历历缀华星。
楼榭自阴映,云牖深冥冥。纤埃历不起,玉砌寒光清。
栖鹤露微影,枯松多怪形。南厢俨容卫,音响如可聆。
启圣发空洞,朝真趋广庭。闲开蕊珠殿,暗阅金字经。
屏气动方息,凝神心自灵。悠悠车马上,浩思安得宁。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猜你喜欢
山翠碧嵯峨,攀牵去者多。浅深俱得地,好恶未知他。
有草皆为户,无人不荷戈。相逢空怅望,更有好时么。
虽是寻山客,还同慢世人。读书惟务静,无褐不忧贫。
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郄公即吾友,合与尔相亲。

自君之出矣,欢娱共谁伍。思君如梅子,青青含酸苦。

尝忆漱甘醴,洪涯药臼旁。
今来眇如梦,此景未曾忘。
土地组老无味,林泉路更长。
羡师从此去,当暑扣云房。

晴江滟滟鸭头丝,半管春情半别离。不知陶老缘何事,也向东篱插几枝。

碧瓦朱楼素月中,苏台东望海门通。何人解作孙郎啸,一夜千山万木空。

大痴石屋幽栖处,传是当年尚父庐。一自画师仙去后,白云深闭洞门虚。

玉笥抗云汉,金川汎晴虹。山水互明丽,照耀城邑中。

连延开绮构,崔嵬表黉宫。俎豆谨常祀,弦歌曰沨沨。

君子抱德艺,出教属时雍。高斋振木铎,济济来游从。

峨冠讲周孔,表率诚在躬。兹晨饯发轫,飘拂乘长风。

因结故园想,怅望南飞鸿。

烟蔓日已长,露花日已滋。为问东陵子,何似青门时。

自从楼阁罢烧灯,未有今朝一日晴。暖拆葑边冰翼破,寒留山顶雪痕轻。

娇骢已印寻芳迹,小妓新翻鬻唱声。每个旗亭商一醉,也应排日到清明。

聚散悠悠水上萍,相思千里梦魂惊。门扃白日閒花落,愁入春风芳草生。

天北云遥回雁影,江南春尽老鹃声。飘零王粲今何处?想见登楼此日情。

武库肃清霜,朝衣绣綵章。风行千里骏,威动五仙羊。

揽辔榕阴阔,搴帷海气凉。功名儒者事,烜赫照南荒。

石台突兀倚晴空,一带春江泻玉虹。千古佳名唤行客,骑鱼何处访琴公。

双蝴蝶,画里见些些。好梦作成三个月,痴情闹了一生花。

风怎肯饶它。

庭草春迟,汀苹香老,数声佩悄苍玉。年晚江空,天寒日暮,壮怀聊寄幽独。倦游多感,更西北、高楼送目。佳人不见,慷慨悲歌,夕阳乔木。
紫霞洞窅云深,袅袅余香,凤箫谁续。桃花赋在,竹枝词远,此恨年年相触。翠椾芳字,谩重省、当时顾曲。因君凝伫,依约吴山,半痕蛾绿。
亲到龙潭不见龙,纸灯吹灭眼头空。
一条白棒掀天地,灭却西来达磨宗。

奠采贻诰,器币有章。紊维既弛,绝典还光。庭陈宿设,阶列周张。

礼充羁偶,物盛员方。

满地濛濛铺未遍,望来非雾非烟。几行惟借屐痕添。

绿凭分细草,青不上疏帘。

几日东风寒又重,奈它亭下台边。采叶时分落花天。

不关春长养,惟爱雨廉纤。

腰支袅袅力微微,滚滚红尘拂羽衣。
掩月鬓边星独坠,石榴裙底凤双飞。

庐陵少孤贫不忧,登朝一节论千秋。波中金石仰看物,著书不足来寻幽。

维摩老子稍后进,文章不同有心印。书骨权奇如其人,未得书碑聊自运。

二公气立万物表,白傅西来恨太早。中间题壁有苏公,作诗父子三人同。

苏公兄弟晚飘泊,壁诗磨灭无由踪。尹余继去众已骇,元祐党碑满天下。

平生师友如云龙,万事升沈付埃马。欧公有母黄有兄,至乐天与谁能伤。

但说山川蒙藻缋,岂知点画含风霜。缦庵缦庵来惜别,吾家风义足可惜。

公家事了栽红梨,烹茶读书且面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