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瑛老颂

默堂前对五松山,敌面机锋一瞬间。禅客相逢休拟议,草鞋价直欲谁还。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你喜欢
欲求玄牝蕴清华,莫放朝昏子午差。
收得五华滋湛露,自应双鹤下青霞。
颇闻北海终栖火,莫向东陵只种瓜。
它日黄庭留黍米,遨游海岳未须家。

竹色松声入梦凉,屐痕犹记印山廊。娟娟秋水芙蓉屋,采采芳洲薜荔裳。

招隐几时寻旧约,怀人此日各他方。溟鲲林鴳知谁乐,欲把南华问老庄。

柳堤阴里放船开,识面人家首屡回。莫讶春阳浮大宅,新陪诗伯唱酬来。

鲤鱼何盘盘,瓠叶何幡幡。弟兄相燕饮,其乐如新昏。

户庭无外侮,弦歌有馀閒。人生无几何,骨肉相好难。

兄友而弟恭,所以承亲欢。亲欢承不足,张侯在中谷。

兄射中熊罴,弟射中鸿鹄。鸿鹄比其翼,熊罴同其力。

游侠髯麻柳敬亭,恢谐笑骂不曾停。重逢快说隋家事,又向河亭一日听。

定八年间,得遇重阳。感真慈、诀破心王。清中诱化,静里斟量。见紫霞生,祥风至,聚云光。洞也抱一无离,应物圆方。唤东牟、得道婴郎。丹成果满,披挂霓裳。便风三清,朝玉帝,曾行香。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馀清。祇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试问峰头景,今朝作么生。

虽将身佐幕,出入似闲居。草色长相待,山情信不疏。
灯前春睡足,酒后夜寒馀。笔砚时时近,终非署簿书。

半落釭花午夜闲,戍衣裁就寄君难。雁来不带平安字,却带边风入帐寒。

天子欲宽南顾忧,绣衣曾是旧人求。
山川不改元负采,父老能言昔政猷。
襦裤疲民不枕奠,纪纲新度觉钱流。
年灵一种同天地,雨露何偏十四州。

小桃初放近清明。桥边柳色青。细风吹雨满春城。

声声不住莺。

帘幕卷,纻衣轻。日高闻卖饧。相邀结伴踏莎行。萋萋草又生。

坏墙风雨几经春,草色盈庭一座尘。
自是神明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
美景良辰幸与同,瓣香聊以祝南丰。
它年妙斡洪钧手,尽纳群生寿域中。

望中漠漠总烟岚,风土殊方惜未谙。诗为愁多添日课,酒因情懒废朝酣。

鸟争楝子和霜堕,僧拾松枝带叶担。漠漠江云飞渐杳,满前新景向谁谈。

春在溟濛处。怪眼底韶华,都被浓阴遮住。庭院深深帘不捲。

只把沈檀香炷。辜负却、阳春几许。屈指清明时已近,有何人、约伴寻芳去。

试先绣,踏青履。

却将花事从头数。恨几番、芳菲萦梦,游踪迟暮。万绿模糊天欲暝,不放斜阳一缕。

又奚待、绿章催护。闲煞海棠花下立,只听它、双燕呢喃语。

似相对,诉愁绪。

生死穷通付醁醽,妇言虽好不须听。利名役役真成醉,只有先生是独醒。

双莲合蕊更开花,报道金銮日未斜。
已草禁中新凤诏,趣君十日觐东华。

曛。几曲屏山掩暮云。银河悄,新月暗窥人。

投笔从戎少壮年,归耕还问伍员田。可怜策马横戈地,惟在蛮烟瘴雨边。

一自烽尘遗故国,难得花石记平泉。萧萧芦获悲风起,疑是吹笳薄暮天。

横桥压长溪,高树倚绝壁。草屋何人家,开门候佳客。

清风招不来,白云渺无迹。毋使元规尘,污我远山色。

长松生涧阿,绢素尺不盈。昂藏烟雾姿,萧骚风雨声。

梁栋固有朋,山林岂无情。少留天地间,岁寒保坚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